许达哲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
很高兴参加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代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获得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优秀成果奖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党领导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一贯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把健全国防工业体系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
...[全文]
|
徐占斌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上的主题报告 |
本次论坛以凝聚共识、交流共享、探讨新形势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及政策举措,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入发展为主题。 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军民融合深入发展战略部署和要求,共谋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计,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我受论坛主办方的邀请和达哲局长的委托,就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交流一下初步认识,我发言的题目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主要谈几方面的体会。
第一,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走过了光辉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最早提军民结合就是针对军工领域的,应该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历史时期。目前已进入深度融合发展第四个历史新时期。
...[全文]
|
中核集团: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核强国建设 |
今年是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重要批示,指出核工业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指出了核工业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从强国强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指明了核工业新时期的发展道路。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当前,我国核工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军民融合深度 发展推动核工业实现富国强军的使命, 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决策,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是核工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核工业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和产业的多个环节都具有军民两用特点。核电的反应堆技术与核动力技术反应堆堆芯、燃料组件、安全防护等多个环节,都采用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工艺
...[全文]
|
中国核建: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方针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推动核心能力转型升级 |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党领导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一贯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法治保障。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推进我国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建”)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近年来,中国核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全文]
|
航天科技集团:全力推进航天科技集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的主导力量,在确保圆满完成我国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着力发展卫星应用、电子信息产品、节能环保装备、特种装备、先进材料及应用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大力开拓以卫星及地面运营服务、国际宇航商业服务、航天金融投资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为主的航天服务业,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是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产品提供商。 近年来,集团公司通过工作会和战略管理委员会,加快推进航天技术应用与服务产业的发展,将军民融合作为发展的重要举措,明确战略地位,强化顶层设计
...[全文]
|
航天科工:发挥引领作用 加速深度融合 |
强国必先强军,如何统筹处理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大国面临的普遍性难题。
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命脉的战略性产业,国防科技工业肩负着富国、强军和促进科技发展的多重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落地的重要实施主体。多年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企业使命,始终秉承“大防务、大安全”的发展理念,凭借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入实施“装备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航天防务产业民用产业同步升级”的战略举措,在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特别是近年来,航天科工深刻认识到工业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将军民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将深化信息
...[全文]
|
中船集团:忠实履行舰船报国使命 勇当海洋强国建设先锋 |
军民融合并不是一个新名词。纵观世界 强国的崛起之路,都把军民融合作为实现快速 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十 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 战略,从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 律的高度阐述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和 努力方向。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质是要 更好地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作为国家 战略性产业,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 建设的脊梁,既属于国防建设的范畴,又属于 经济建设的领域,是天然的军民融合载体,也 是军民融合最重要的领域。正如许达哲局长在《求是》发表的文章所言,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 寓军于民,植根国家科技和工业基础,融入国家“大安全、大防务”体系之中,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由军民结合推进到军民融合深度
...[全文]
|
中船重工:强化创新驱动扩大军工开放 强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
船舶工业是典型的军民结合型产业。作为一家从海军装备科研生产发展而来的装备制造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军为本、以民兴业,强化创新驱动,统筹能力建设,在多个层面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呈现出军民融合、协调发展的较好局面。 统筹军民能力建设,军民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建立军民结合的产业格局是船舶工业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本要求。中船重工根据船舶工业的产品、技术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按照“基本能力建设满足产业发展共性需求,适应产品相关多元化柔性生产能力建设”的思路,对军民产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以达到技术资源、生产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近年来,我们
...[全文]
|
中航工业:中航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
中航工业以“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为宗旨,将军民融合作为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积极将军用技术和航空技术融入广阔的民用领域。“十二五”期间,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1-2014年中航工业年均经济增速17.1%,其中2014年共实现销售收入3940亿元,世界500强排名由第330位上升至第178位;2015年品牌价值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25位,首次超千亿达到了1008.69亿元。 在民用航空领域,“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累计订单达212架、出口亚非拉14个国家,目前“新舟”700飞机已启动研制;运12F成为首款出口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民用飞机,美国维信航空公司采购20架用于旅游观光和短途客货运输。AC系列直升机前
...[全文]
|
兵器工业集团:坚持走兵器特色的军民融合国际化发展之路 |
兵器工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新体制,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 积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取得显著成绩。“十二五”以来,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坚持抓大扶强、打造行业领先者,坚持顺应市场的力量、发挥机制的力量、培育文化的力量,坚持资本与技术、人才、文化底蕴同步积累,特别是近年来全面推行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军民融合取得了重大突破。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模初现,一批优势民品成为市场领先者。新世纪以来,集团公司深入贯彻军民融合战略思想,坚持走技术相关、市场多元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一方面,兵器高科技的自主
...[全文]
|
兵器装备集团:积极适应新形势 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三次会议上,先后从我国国防性质、军民融合指导原则、军民融合内容范围和实现途径等方面,深入系统阐述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实质。今年3月,习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时期下,中央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兵器装备集团是军民融合 深度发展的坚定践行者。作为我国军民融合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始终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
...[全文]
|
中国电科: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深度推进中国电科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并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中国电科成立十多年来,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现已发展成为能够覆盖电子信息全部领域的大型科技集团,能够为军队全方位提供信息化系统装备的军工集团,以及国内在公共安全和电子信息装备、仪器仪表研制、生产和服务方面实力最强的中央企业,为国民经济、国防事业积极贡献力量,努力成为安全智慧绿色生活的创造者。
经过不懈拼搏,中国电科已于2013年成功问鼎千亿俱乐部,并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2004至2014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
...[全文]
|
中国电子:联合创新 军民融合 转型升级 |
中国电子以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产业分布在新型显示、信息安全、集成电路、高新电子、信息服务等国家战略性、基础性领域,核心业务聚焦国家信息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国电子作为信息产业的国家队,深刻认识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集团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机遇,已将军民融合确立为集团战略,纳入集团十三五规划。 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通过军民深度融合持续推动信息安全产业创新发展,服务国家信息安全。一是中国电子攻克军民共用信息技术基础关键环节,在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方面
...[全文]
|
中物院:坚持军民融合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创建于1958年,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理论、实验、设计、生产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中物院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专业技术人员8500余名。中物院主体坐落在四川省绵阳市,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设有科研分支机构。中物院军民融合总体定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中物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中物院在全力确保履行好党和国家赋予中物院使命的同时,积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高新技术装备研制、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及军民融合成果转化与产
...[全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