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国防科工局五司、机关党委、财审司、七司、新闻宣传中心青年联合组成实践调研团前往黑龙江军工企业调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解决基层单位“急难愁盼”问题。
调研团一行深入工厂生产一线,先后来到统一调度区、综合机加区、总库区、靶场、瞭望台、试车道等工作区,与技术人员、工人师傅沟通交流,不时驻足询问,详细了解情况。调研团还到工厂的党员活动室、党建文化展厅等党建阵地,观摩、学习、体验工厂浓厚的党建氛围和独特的党建文化。在座谈交流环节,企业领导向调研团详细介绍了工厂历史沿革、生产规模、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情况,坦诚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意见建议;有着20多年工作经历的技术工人介绍了工厂“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机制,表示“军工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定要后继有人,我要把我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人”,简单朴素的话语道出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党群工作部负责人介绍了党员先锋示范、引领带动车间员工攻坚克难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就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谈了认识和体会。调研团成员与企业代表就提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等向企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围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传承弘扬军工精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创新思政引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此次调研团还来到位于祖国的最北端、常年处于极寒环境之中的漠河试验站,了解情况、慰问工作人员。漠河试验站日均零下40摄氏度的天数在30天以上,年最低温可达零下52摄氏度。这里自然环境虽然艰苦,却为装备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测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里,调研团听闻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主人公张先勇自1995年大学毕业后一路转战祖国大疆南北,既深耕过高达40摄氏度的海南环境试验一线,也默默奉献在低达零下52摄氏度的北国边陲,他用跨越90摄氏度温差的忠诚坚守在国防军工领域,诠释着军工人的初心使命。在漠河实验站的日子里,张先勇一家三口相互扶持、扎根艰苦一线20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北最冷最忠诚,最偏最远最放心”国家利益至上的崇高情怀。凛凛严寒中流露出的温情,给漠河站——这座被贴切地称为北极国防试验党员夫妻站的艰苦场所,刻上了无私奉献的印记,也给调研团成员带来极大的心灵触动。
在东北三省的发展历程中,国防工业扮演着重要角色,进入新时期,有着悠久历史的黑龙江军工企业正以其深厚的党建底蕴和扎实的技术实力释放出勃勃生机。繁忙有序的生产现场、细致严谨的操作流程、求实创新的价值追求、坚守奉献的党员群众,给调研团成员留下深刻印象。此次调研,为摸清基层情况、找到真实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推动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通过重走军工路、重温创业史,让青年从基层一线中寻找经验智慧,从军工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建设先进国防工业体系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