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响:为祖国的蓝天铸“心”
为使国产飞机都装上健康强劲的中国心',愿在有生之年,继续为航空发动机鼓与呼',直到自己的生命之光熄灭为止! 刘大响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乃国之重器,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我国航空动力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已辛勤耕耘了60多年。 1959年6月,刘大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以党的事业需要为已任,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他常说:我是属牛的,老牛自知使命重,不用扬鞭自奋蹄。勤奋、求实、创新、奉献1998年8月24日,摄于四川江油中国燃气涡轮研究所 摄影师:...
04-14杜祥琬:“绝对服从祖国的需要”
国家需要的事,我觉得有意义,就去做了。 杜祥琬 我愿学习工科或理科,并绝对服从祖国的需要。1956年,18岁的杜祥琬被选为留学苏联的预备生。填写选拔留苏生登记表时,他在对留学的认识与志愿一栏中这样写道。 彼时,他刚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才几个月。登记表里满载着这名新党员的赤诚:为了加速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早日到来,我愿意留学。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成为一个称职的建设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劳动中,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精力集中,方法科学,潜心...
04-14刘永坦:“还得往前走!”
如果别人做出来了,我们再跟着做,国防安全会受到影响。 刘永坦 1983年,人到中年的刘永坦,像第一次远行的少年,满怀憧憬和激动。 这一年,他将中国人从未有过的一个大胆设想,变成了一份20万多字的报告《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并获得航天工业部1988年与航空工业部合并成立航空航天工业部,1993年撤销,成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及国家航天局科技委员会一致通过。他憧憬,因为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这一年,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申请书里写道:在党的领导下...
04-14杨绍卿:我愿意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奋斗终身
不管用多长时间,只要国外有的东西,咱们一定能把它干出来! 杨绍卿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末敏弹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三军列阵,铁甲生辉,首次公开露面的末敏弹气势恢宏地经过天安门广场。祖国再也不会受大规模装甲的威胁了。杨绍卿热泪盈眶,十余年的艰辛探索,终成国之大器,末敏弹成为我军最具威慑力的远距离反装甲武器。 1995年,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已经对末敏弹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但始终无法...
04-14孙晋良:“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要有事业心、进取心、创造心,还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孙晋良 成长于新中国的红旗下,从未喝过洋墨水,有着近50年党龄的孙晋良,时常在谈笑间形容自己是一位纯粹的中国制造。 近50年来,孙晋良在国外重重技术封锁中敢拼敢闯、白手起家,率领团队从无到有、从有变强,研发了一系列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事业等重大项目的特种材料,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1975年,由于研制新一代战略武器的需要,国家开展了重大国防工程配套项目研制耐高温耐烧蚀碳碳复合材料,这是主要应...
04-14王泽山:只在意能否以所学壮大国防
我们任何人都不希望有战争,愿世界充满和平,但中国的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没有自己强大的国防,就相当于没有自己的国门。 王泽山 1050万元,捐赠!做一个有知识,文明,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001年1月4日, 摄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发射药实验室 摄影师:侯艺兵、王生生、王志英 2021年12月,王泽山将所获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等共计1050万元,捐赠给南京理工大学,希望能长期稳定地支持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 捐赠巨...
04-14陆元九:“100分才及格”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国家和民族。 陆元九 99分,这个成绩如何? 对大多数人而言,应该是非常优秀。但对陆元九等航天人来说,只有三个字不及格! 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0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陆元九如是说。 1996年,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失败,原因未明。作为火箭所用的惯性器件的负责人,76岁的陆元九赶赴西昌。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经过抽丝剥茧般的层层分析,最终在千丝万缕的线索中找到了一根小小的金丝双向可控硅,这就是问题的关...
04-14杜善义:甘为航天事业育桃李
我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理想,就是让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有希望。 杜善义 已是耄耋之年的杜善义,每年都会拿出大量时间来指导学生。虽然辛苦,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这位在国际复合材料界享有很高声誉的科学家,身上还有一个光环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后简称哈工大首届人才伯乐功勋奖。 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素来是杜善义认为最重要的事。在高校讲坛上,杜善义乐此不疲地为学子们做各种学术报告;实验室里,他循循善诱地指导学生们实验,与其讨论...
04-14刘大响:为祖国的蓝天铸“心”
为使国产飞机都装上健康强劲的中国心',愿在有生之年,继续为航空发动机鼓与呼',直到自己的生命之光熄灭为止! 刘大响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乃国之重器,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我国航空动力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
杜祥琬:“绝对服从祖国的需要”
国家需要的事,我觉得有意义,就去做了。 杜祥琬 我愿学习工科或理科,并绝对服从祖国的需要。1956年,18岁的杜祥琬被选为留学苏联的预备生。填写选拔留苏生登记表时,他在对留学的认识与志愿一栏中这样写道。 彼时,...
刘永坦:“还得往前走!”
如果别人做出来了,我们再跟着做,国防安全会受到影响。 刘永坦 1983年,人到中年的刘永坦,像第一次远行的少年,满怀憧憬和激动。 这一年,他将中国人从未有过的一个大胆设想,变成了一份20万多字的报告《新体制雷达...
杨绍卿:我愿意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奋斗终身
不管用多长时间,只要国外有的东西,咱们一定能把它干出来! 杨绍卿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末敏弹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三军列阵,铁甲...
孙晋良:“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要有事业心、进取心、创造心,还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孙晋良 成长于新中国的红旗下,从未喝过洋墨水,有着近50年党龄的孙晋良,时常在谈笑间形容自己是一位纯粹的中国制造。 近50年来,孙晋良...
王泽山:只在意能否以所学壮大国防
我们任何人都不希望有战争,愿世界充满和平,但中国的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没有自己强大的国防,就相当于没有自己的国门。 王泽山 1050万元,捐赠!做一个有知识,文明,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2001年1月4日...
陆元九:“100分才及格”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国家和民族。 陆元九 99分,这个成绩如何? 对大多数人而言,应该是非常优秀。但对陆元九等航天人来说,只有三个字不及格! 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0分。100分...
杜善义:甘为航天事业育桃李
我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理想,就是让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有希望。 杜善义 已是耄耋之年的杜善义,每年都会拿出大量时间来指导学生。虽然辛苦,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这位在国际复合材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