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加密系统的双系统手机,可以防止电话、信息、邮件等个人隐私的泄露;含有指纹认证的安全U盘,提高U盘使用的安全性;带有人脸识别系统、粉碎跟踪系统的销毁机,确保在文件销毁环节不会泄密……日前,2018年保密技术交流大会暨产品博览会在青岛举行,会议展示了目前保密产业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吸引了600多家参展企业以及众多的采购单位到场。
据介绍,本次会展设立保密技术交流大会、2017年度保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保密技术产品博览会、保密技术论坛等活动板块。同时,会展还设立了信息安全保密公众体验区,围绕公众关心的信息安全保密问题,通过警示教育、互动体验、讲解演示、图书影视等形式,普及信息安全保密知识和防护技能。
在“坚持创新驱动,携手打造保密产业良好生态”的会展主题下,来自信息安全保密领域政产学研各方面的专家就信息安全保密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芮晓武在交流会上表示,新时代的保密技防建设,必须独立建设一套民族自主的信息安全产业体系,从底层关键软硬件到顶层应用,成体系、成系统地重构我国信息系统体系,才能把安全的“命门”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国华看来,当前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在5G技术即将商用、自主芯片亟待突破的形势下,如何立足自主实现网络系统的内生安全,已成为保障国家总体安全的关键一环。
对于保密产业下一步发展方向,专家们也纷纷建言献策。
中国电科集团副总经理胡爱民认为,以重大工程为抓手,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分领域、分阶段地开展国产产品应用的推进,约束和引导用户积极使用,可以推进应用落地。
在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昌伟看来,营造市场至关重要,积极管理和有序竞争为自主可控产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并通过用户的使用和反馈建立起一条良性的生态链。
信息安全和自主创新离不开人才。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姜建国表示,要发挥产学研力量,建立合作机制,突破关键技术。结合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保密专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