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器装备精彩亮相阿布扎比防务展
在中东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防务装备展——阿布扎比防务展上,中国军工与世界大牌军工企业同台竞技,集中展示了一大批自主研发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全新内涵。
2月17日-21日在阿联酋举行的阿布扎比防务展,是中东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防务装备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标,中国军工企业一如既往的以国家展团形式集体亮相。在国科工局的组织下,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船舶贸易公司等国内大型军贸公司及部分民营企业参加了展览。记者 赴现场进行采访报道。
中国军工 群星璀璨
与美国和欧洲展区军火巨头们各自为战、展品单调且严重同质化的景象不同,中国展团中各企业均立足本公司特点和优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军贸企业展示了一大批自主研发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全新内涵,引起了各国参观团和媒体的高度兴趣。
自上一届阿布扎比防务展后,中东范围内又爆发了多次冲突和战争,历次战争的规模和结果各有不同,但基本反映了如下特点: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强调信息化条件下的非对称战争和体系化作战。无论面对采用精确制导武器和防区外打击武器的正面战斗,还是用隐身战机、无人机等发动的非传统袭击,单一武器平台必须通过信息化升级才能有效发挥战斗力。必须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将各种武器平台组合成一个互联互通、互相配合、互为弥补的有机体系,才有可能在对抗中掌握主动权。在精确化、智能化的高效费比武器主宰战场的同时,对看似落后的武器进行适当的升级改造,同样可以使其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中国展团中,北方工业公司的展示面积最大,产品最丰富,技术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北方公司展示的产品,总体上可以分成火力压制、装甲突击、防空反导、反恐防暴、精确制导等门类。无论是在展示面积还是视觉效果上,都与洛克希德马丁·雷声、诺斯罗普·格鲁曼、BAE系统公司、NEXTOR等西方大厂不相上下。北方公司首次展出的SR-5双口径火箭炮实车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该车适用有220毫米和122毫米两种口径。该火箭炮采用6×6越野卡车底盘,配有4门密闭驾驶舱,实现了更好的战略机动能力和更低的使用和支持成本。
中国精密机械进口公司展示了曾在去年珠海航展上引起广泛关注的LY-80中程野战防空导弹、LY-60中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FB-6A车载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和FN-6/FN-16便携式导弹组成的野战防空体系,这一体系强调多层次梯次防御和野战迅速展开,重视对低空突防目标和小型慢速目标的打击效果,体现了研发单位对野战防空新形势新威胁的准确判断。
除了这些应付传统安全威胁的武器平台和作战体系外,中国军工企业也体现了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关注。保利集团就带来了自己的CS/VP3防地雷反伏击车。这款防雷车的设计整合了奥什卡什M-ATV全地形防雷车和南非美洲狮防雷车的成熟设计,又保持了中国军品价廉物美注重升级和售后服务的特点,有多个国家的军方代表与保利集团接洽询问这款防雷车的情况。
除了地面系统之外,本届阿布扎比国际海事防务展上中国船舶贸易公司展出的舰艇型号同样引起了中东国家的关注。中国舰艇进入中东国家的海军已经不是新闻,无论是埃及的护卫舰和潜艇,还是伊朗装备的中国导弹艇,以及出口伊拉克的四艘巡逻艇都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了稳定而优异的性能。近年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频繁在中东海域巡航以及中国航母的横空出世,同样令中东国家对中国的舰艇设计建造能力刮目相看。因此在本届阿布扎比国际海事防务展上,中国企业的两栖攻击舰、高速护卫舰和S20级潜艇等几款的舰艇产品,一经发布就立刻抢走了法国DCNS的FREMM护卫舰等明星舰艇的风头,迅速引起了中东国家乃至欧美等国的关注。在展示最先进舰艇的同时,中国企业利用成熟技术推出的补给舰、618B型巡逻艇和46米巡逻艇等型号,同样很贴合中东国家海军和海洋权益保障部门的需要。
大牌军工 纷纷抢滩
展会上,国外企业展示了大量装备,多数是在成熟型号基础上升级改进而来的。主要改进方向包括数字化、信息化,加装遥控武器站或城市战组件,增强防火箭弹能力,换用更先进的数字控制动力系统等。
例如美国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在室外展示了加装城市战机枪塔的M-1A2主战坦克。这种机枪塔外有带观察窗的装甲围挡,内有带大尺寸显示器和控制面板,适合在低烈度战争中压制步兵。德国KMW公司展示了出口希腊的豹2改进型,并在炮塔左后角加装了自带多频段观瞄设备的遥控武器站。不但增强了反步兵火力,也增强了态势感知能力。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展出了以厄利空35毫米高炮为基础研制的各种陆基、海基防空反导系统,还从阿富汗战场运来一辆现役的“拳击手”轮式战车指挥型,加挂了瑞典研制的伪装网和有关的指挥控制设备。这辆指挥车与德国数字化步兵系统同台展示,显示其数据共享和指挥控制能力。
法国NEXTOR公司在室外展示了加装AZUR型增强防护系统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在车体两侧加装了纵贯全车,厚数十厘米的防护层。该企业还展示了用VBCI轮式步兵战车底盘改装各类战车和支援车辆的能力。NEXTOR公司展示了52倍径的“凯撒”车载炮、带辅助动力系统的“图拉真”52倍155毫米自走加榴炮、105毫米LG1型轻型榴弹炮。这些火炮都装备了数字化终端。
法国陆军在现场演示了FELIN数字化步兵系统,并表示,自己的系统已经先于美国、德国等国的士兵系统投入使用,并且正在马里参加实战。
英国BAE系统公司展出了M-2步兵战车的综合改进方案和用于“台风”战斗机的雷达电子系统等。
俄罗斯乌拉尔车辆工业集团展出了大量坦克装甲车辆模型,并在室外展出了BMPT型坦克支援战车。BMPT装备了两门30毫米炮、4枚多用途导弹和多挺轻重机枪,主要用于支援坦克作战,消灭威胁坦克的步兵、反坦克导弹火力点等目标。
这些企业是国际军界的一流品牌,是军工界的“风向标”,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形态。
本次展会上,相当多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出自己的武器装备。虽然这些装备的技术水平一般、关键部件和分系统依赖发达国家,但是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力求上进,努力建设自主国防工业的意愿。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阿联酋、土耳其、韩国和苏丹。阿联酋自主军工企业集体亮相。土耳其派出大规模展团,展出了轻武器、火炮、火箭炮、装甲车辆、精确制导弹药等装备。韩国已经拥有实力较强的军事工业,但本次参展规模不大,各企业除了展示舰船、车辆、火炮等的模型外,还大量发放无人机的有关资料。苏丹异军突起,展出了多种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模型,并以实物形式展出了轻型火箭炮、迫击炮和轻武器。
这些发展中国家不但努力发展自身的军事工业,还积极开展南南合作。例如FNSS公司的8×8轮式装甲车就展示在中国北方公司展台的正对面。这种装甲车已经技术转让给了马来西亚。阿联酋所展出的一种车载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其导弹系统也来自土耳其企业。
展会每天都安排主战装备的机动演示。本届展会以反恐为背景,演示了不明身份武装人员攻击传统阿拉伯人村庄后,阿联酋军队出动主力予以剿灭的过程。演示中出动了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UH-60“黑鹰”运输突击直升机、AH-64G“阿帕奇”武装直升机、F-16AE战斗机、C-17运输机、“空中客车”A-330加油机、“幻影”-2000战斗机、G-6自行火炮、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BMP-3步兵战车、“勒克莱尔”坦克等主战装备。
演示的基本场景是武装人员攻击兵占领村庄后,反恐部队先出动F-16AE实施侦察,然后用两架“黑鹰”升降特种部队控制要点,之后出动装甲部队占领制高点,以空中力量实施火力支援,最后由机械化步兵将武装人员消灭,重新控制村庄。
演示动用了阿联酋陆军和空军几乎的现代化装备,意在展示阿军的战斗力。阿军的装备来源很复杂,美国提供的装备占了大部分份额,法国其次,俄罗斯等国也分得一杯羹。
中国制造 闪耀中东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美苏两极化格局的崩溃,国际军火贸易市场由泾渭分明演变到群雄并起。经过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的洗礼,中东国家军队几乎一窝蜂的选择采购美国武器。当然,不时也在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低价倾销其军事“遗产”时跑上前分一杯羹,或从英法那日渐破败但仍偶有亮点的产品名单上挑几件趁手的家伙。此时,似乎没有谁注意到东方一个沉寂已久的大国正带着略显古旧却既耐用又便宜的货品蹒跚的走向竞争激烈的国际军火市场。
1995年,阿联酋阿布扎比的国际防务展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代表中国参加了这届防务展,并带来ZM-87式手提激光干扰机等产品,引起了不少国家的注意和兴趣。但与这届展会中亮相的S-300和“通古斯卡”弹炮合一系统相比仍显得不太起眼。经过在国际展会上的历练,中国军工企业也认识到应该立足美俄武器掌握全球最大份额的现实,根据潜在用户的情况和需求对产品进行适当的改进。
自1995年首次参展后,中国军工企业在每届展会上都能带来令各国参展者眼前一亮的产品。今年中国企业展出的CS/VP3防地雷反伏击车和可以配用在各种155毫米火炮上的GS1 155毫米制导炮弹等展品,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正是这种对国际局势和先进武器研发动态的快速反应,使得“中国制造”成为国际军火市场上响当当的品牌。中国出口武器的特点是价廉物美,性价比高。
为了能够打开市场,中国军工企业一方面在火控等电子设备升级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开始研究其客户的特点。例如中东和靠近这一区域的巴基斯坦的陆军车辆,必须装备强劲的空调。而且炎热的天气对车辆散热等方面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东南亚很多国家的丛林和沿海区域,武器装备必须做好防腐、防锈防盐碱处理。正是通过抓住这些前苏联加盟国家或东欧国家厂商忽视的,却决定武器性能在使用中能够完全发挥的“小问题”,中国军工产品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乃至南美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军工企业已经在几乎所有防务领域都形成了一套或者几套完整而成熟的产品线,丰富的产品项目组合可满足各种层次用户的需要。以坦克为例,虽然今年展会上中国企业没有展示坦克实车,但相比现场展示的美制M1坦克、法制“勒克莱尔”坦克、德制“豹2A7”坦克和乌克兰T-84坦克相比,中国军工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套从最低端的改进型59式坦克到中高端的MBT-2000、再到最先进的MBT-3000坦克的完整产品组合,完全能够满足东南亚、中东、非洲和拉美不同国家对主战坦克的任何需求,并能避免“人心不足蛇吞象”导致的资金浪费和资源闲置。
除了建立丰富的产品组合之外,最近几年中国军工企业也在着重推动防务体系化建设。在本届展会上,北方工业公司用图版的形式展示了既可以满足野战伴随防空需要、又能执行要地防空任务的“区域防空解决方案”。针对中东地区不少国家毗邻波斯湾和红海的特点,北方工业公司展示了完整的海岸防御作战体系,中电科则有针对性的展出了自己的对海和对空电子战体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尤其是国防科技水平的发展进步和国力的提升,中国军工企业已经不满足过去那种单纯满足客户需求的销售模式,转而开始逐渐引导和推动客户的需求水平提升。例如在本届展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SR-5式自行多管火箭炮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对于不少军费不那么充裕的国家,如何弥补122毫米苏制火箭炮报废和退役后的火力空白是一个大问题,尚无余暇去顾及如何在未来战争中打击60千米到100千米范围内目标的问题。而中国企业的SR-5以及“卫士”系列火箭炮在既解决与苏制火箭炮和弹药通用性对接问题,又提供完整的火箭炮兵集成化信息化升级的同时,推动用户国陆军打击能力和范围的革命性提升。甚至还有可能引导财力充足的用户,在未来通过寻求更先进远火系统获得对100千米乃至220千米射程内目标的打击能力。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整合国内的技术和产能资源,如今的中国军工企业已经越来越打破“门户之见”,转而考虑引进其他集团的产品搞“捆绑销售”,真正做到“择优录取”。同时,中国在军工领域倡导的“军民融合”的效果也开始逐渐展现。不少国内民营企业很懂得有效利用自身和地方院所的研发团队,完全根据外贸客户的需求去打造产品,在开拓创新方面的能力和勇气不弱于一些老牌国企。“军民融合”政策未来一定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军工产业结构的优化,促使更多富有特色的优秀装备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兵器》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