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飞控试验队 “着陆器准确降落预定位置!” “数据跟踪正常。准备释放巡视器!” “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刻,聚集在监控大屏幕前的飞控试验队的队员们,难掩兴奋、激动之情,欢呼雀跃。情不自禁地感慨道:“为了这一刻,我们值了!” 从2013年11月初开展发射前准备工作,到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升空,再到14日着陆器降落月面,15日着陆器和巡视器各自独立开展月面探测任务,飞控试验队的队员们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役”超过上百个,而每一项任务节点的完成,都关乎着任务的整体成败。在他们略显疲惫的眼神中,依然显现出他们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的自信和对任务执行的认真果敢。 由于技术状态新、在轨机构操作多、涉及遥操作等飞控新环节、注入数据校核、地面监视与测控支持等工作异常复杂,因而使地面上的工作倍加繁忙紧张,任务节点要细化到分秒。为做到任务全程监控,试验队实行“双岗制”,将一岗、二岗责任明确划分到个人。岗位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技术状态、工作程序,做到岗位职责清、技术要求清、工作依据清、工作程序清、故障预案清。 飞控试验队还规定,在任务指令执行、数据判读等方面,试验队员要做到“三严、三无”,即严格组织纪律、严格岗位规范、严格数据判读;无漏判误判、无误操作、无人为事故。考虑到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在确保岗位始终有人值守的前提下,实行24小时三班倒工作制度,保证试验队员有充足的时间休息。这一制度的实施,实现了飞控试验人歇,设备不歇,岗位上分秒有人,关键时刻专家到场的工作模式。 任务期间,班前会是飞控试验队雷打不动的必修课,由飞控指挥主持召开,在岗的试验队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的主要内容是,安排当日的主要飞控工作计划和第二天的工作,梳理各岗位关键点和当日飞控风险点。 在飞控试验队工作大厅一进门的位置,有一块贴满工作安排的任务看板。不论是集团公司领导还是普通试验队员,经过这里都会停下匆忙的脚步认真看一看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每天,飞控试验队的调度还会根据任务进展情况对看板上的内容进行及时变更。什么时间开会、值班人员岗位调配、班车时刻表、就餐时间安排等信息都显示在看板上,既规范了飞控试验队的内部管理,又让试验队员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目前,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已在月面上各自独立开展科学探测工作,飞行控制阶段的任务圆满结束,院飞控试验队用自己的行动履行了“守护神”的责任,实现了“志存高远嫦娥落月,脚踏实地确保成功”的承诺,在国人心中又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时小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