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嫦娥三号专题  >  自主创新 > 正文
 

伟大一刻 五载守候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17日
――记航天科工嫦娥三号加速度计组合设计师黄程友

 
  嫦娥落月,举国欢腾。当看着嫦娥三号每一步飞行都平稳准确地实现时,承担其上加速度计组合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天科工设计师黄程友感慨良多:“5年的努力,换来这么伟大的一刻,值了!”

 
  身为该组合技术骨干的黄程友,曾是解决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研制“三座大山”的关键人员之一,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又以创新的设计理念,与团队成员共同研制出更高水准的加速度计组合,助力嫦娥三号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

 
  黄程友回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这样说道:“毕业刚参加工作时,感觉什么都不会,心理上有很多负担,怕被别人觉得自己无知,更怕被别人笑话。因此我就暗暗努力,刻苦钻研理论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历练,让黄程友成长得很快,在我国载人飞行任务中,他就承担了技术难度极大的标定方法设计。这项工作就好比给一杆新秤定准星,如果定的不准,将来这杆秤自然就称不准。接手任务后,他很快就发现了以往的标定方法不适合这款产品,于是,通过对各种误差项进行分析研究,他最终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标定方法,不仅成功达到了总体的精度要求,成功申报标定方法专利。

 
  基于此次经验,黄程友很快成为“探月二期”项目研制队伍的核心,为“探月二期”用加速度计组合进行系统设计,成为“嫦娥”用加速度计组合件的“行家”,他针对标定方法、热控设计、电磁兼容设计、抗恶劣力学环境设计等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带领加速度计组合研制团队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使产品性能达到了总体设计方的要求。

 
  黄程友主要负责产品的方案设计、新的标定方法研究、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工作。他回忆说:“研制历程特别不顺,系统设计有过几次大的变化,每次系统大改都相当于一次归零,要把很多东西推翻了重来,修改设计,再用试验验证,对我们来说,真是一次涅磐和蜕变。”

 
  加速度计组合技术负责人介绍,此次探月工程用加速度计组合件的测量精度相比以前产品提升了两成,工作温度范围提高了一倍。

 
  当被评价加速度计组合是这次探月的关键产品时,黄程友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高兴地手舞足蹈。据总体单位介绍,在嫦娥三号从环月轨道转入落月的这段距离,加速度计组合与嫦娥三号上安装的陀螺组成的惯性导航系统将发挥主导作用,将飞行器精准地引入到预定的下降高度,直至平稳的着陆到月球表面。

 
  而这项成功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团队成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于华男说:“黄程友的女儿出生时,他整天加班,刚刚当上爸爸却根本没时间去享受初为人父的喜悦,每天忙于标定方法的攻关和各种环境状态的试验。” 

 
  当问到女儿成长以来的最深的印象时,黄程友只记得,在最艰苦紧张的那段日子里,每天夜里回到家里时老婆孩子都睡着了,早上走的时候她娘俩还没有醒……

 
  “虽然苦,但我当初选择了这条路,一点都不后悔。”如今已经成长为技术骨干的黄程友始终不曾懈怠,并决心在“奔月梦”的路上更加顽强地走下去。(黄忠魁)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国防科工局 承办单位: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