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集团: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创新型海洋装备集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中船集团作为中央企业和军工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记央企姓党,突出军工本色,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忠诚担当、苦干实干,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创新型海洋装备集团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牢记央企姓党,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中船集团党组深刻认识到,我们必须牢记央企姓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围绕“军工报国、党员先行、提质增效、岗位建功”,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理论上的清醒强化政治上的坚定。我们坚决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党组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责任传导压力、以压力推动落实,切实把管党治党这个责任扛起来,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推动党建工作进章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统一起来。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20字”要求,努力锻造一支与军工央企责任使命相适应,与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创新型海洋装备集团发展战略相匹配、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两个责任”向基层延伸,驰而不息反对“四风”,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持续深化中央巡视整改,推动成员单位巡视全覆盖,开展专项巡视和巡视“回头看”,保持对腐败问题零容忍,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出台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用制度为作风正派、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干部撑腰鼓劲。我们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把握发展定位。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把建设海洋强国、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创新驱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等要求融入中船集团改革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把中船集团的发展融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进程中去谋划,努力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创新型海洋装备集团,立志成为党和国家当之无愧的“六种力量”,当好“三个排头兵”。
二、突出军工本色,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提供可靠、管用的一流装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指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把我们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庄严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海军机关时强调,海军是战略性军种,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船集团党组深刻认识到,作为军工央企和海军装备建设的骨干力量,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提供各类可靠、管用的一流装备,是中船集团与生俱来的天然使命和首要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强军目标和国防军工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中船集团军工工作的根本指引。坚持“军品第一”和“对未来战争胜利负责、对海军官兵生命安全负责、对舰船装备质量全寿命周期负责”的“三个负责”精神,把履行强军首责、支撑国防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和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不移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立足“设计装备就是设计未来战争”,深入推进“交付装备”向“交付全寿命战斗力”转型,大力提升装备战斗力和体系贡献率,不断强化装备体系顶层研究、总体设计、总装建造“三位一体”总体研发机制,持续提升总体研制、系统研制、核心设备研制三大核心能力建设,狠抓装备质量建设,按期优质完成了包括航母工程、新型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军辅船、舰船动力、作战指挥系统等在内的军工科研生产任务,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成功下水,中船集团在海军装备建设体系中的战略占位进一步提升;同时,我们还积极开拓军贸市场,做大做强军贸业务,持续加强装备服务保障,有力保障了海军执行亚丁湾护航、“海上联合军演”等重大任务。我们始终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按照“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的要求,准确把握舰船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特点,深化在技术、人才、设施、能力、资本等方面的军民统筹与融合,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推动资源设施共享、技术双向转移、资本收购兼并、军民业务互动,努力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勇担责任、走在前列。
三、瞄准做强做优,全力以赴打好稳增长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国际造船市场长周期深度调整的最大现实,充分认识中船集团作为中央企业在国家经济稳增长中肩负的责任,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聚焦主业、提质增效、防控风险,实现了持续增长、持续盈利,经济总量翻番增长,经济效益全面完成国务院国资委稳增长目标,成功跻身《财富》世界500强行列。一是聚焦主业发展,做强做优造船主业。面对“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盈利难”的严峻形势,我们坚持“随行就市、量力而行、把握节奏、严控风险”的经营方针,民船产业在逆势中实现了稳中有为。造船完工稳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2016年新接订单、手持订单位居全球第一。产品结构向高端跃升,在建高端产品产值占比超过50%,相继承接或交付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船)、VLGC、2万箱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全球首制极地甲板模块运输船、亚洲最大的10万吨级半潜船、集装箱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产品。二是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推进多元产业健康发展。我们紧紧围绕军工和民船业务,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大力发展多元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与造船主业技术相关的盾构机、核电装备、风电设备、环保、钢结构等多元装备产业实现多点突破,形成特色。贸易、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围绕服务主业和提升盈利贡献,不断发挥与制造业的协同效应,进一步站稳坐实,服务业收入超过千亿元。多元产业对持续增长、持续盈利的贡献率超过50%,较好地平抑了民船产业周期性波动对中船集团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影响。三是狠抓降本增效,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和管理提升活动。我们积极对标行业领先企业,明确降成本硬任务、采取降成本硬措施,以船价倒逼成本,对标先进水平,紧盯物资采购、制造成本、人工成本等重点领域,强化成本费用考核刚性,自我加压,一项一项挤水分,向管理要效益。大力开展“瘦身健体”、“压减”、亏损企业治理、“处僵治困”、“两金”压控等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加大清理力度、减少低效和非主业供给、严格控制新增非主业投资、推动内部资源整合等举措,截止2017年6月底,已提前完成了国资委要求的2016-2017年度净压减8%的考核目标;加大“处僵治困”工作力度,主动往前赶、打出富余量,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停止“处僵治困”重点企业新的经营接单,止住出血点。我们不断加大内部挖潜力度,积极开展“晒态势、促提升”活动和造船建模2.0,不断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质量提升工程,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稳中向好。
四、聚焦转型升级,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船集团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转型升级,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根本之举,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增长与转型的关系,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一方面,主动减量,压减过剩产能。通过“关停并转”、老厂搬迁和“处僵治困”,关一批、停一批、整合一批、转移一批,加快压减落后造船产能,全面清理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关闭上海船厂浦西厂区、广船国际原荔湾厂区,对长兴二期、广船国际中山基地、外高桥上海临港基地、上海沪临重工、珠海基地、广州柴油机基地等8个重大项目及时进行调整,主动削减投资总计约266亿元。严控新增投资,坚持“有保有压”,禁止新增过剩产业产能和贷款建设项目,主要使用国拨、搬迁补偿及其他政策性资金开展退城搬迁和“补短板”建设,使更多的资金能够节省出来投向产品研发、新业务培育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另一方面,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实施事关长远的产业发展项目,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成功收购并运营瓦锡兰船用低速机业务,船用动力装备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积极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低中高速柴油机全谱系、国内国外四地协同发展的动力产业格局,加快推进国际知名高端机电设备配套企业的合资合作。稳妥推进豪华邮轮本土设计建造,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央企院所、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和布局。统筹存量资产处置收益和国家支持资金,联合有关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战略合作方共同探索推进设立感知海洋探测产业基金、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邮轮产业基金等,在高端船舶研发设计、船海机电、非船装备、科技产业化、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积极推进实施一批合资并购项目,支持主业转型升级和相关多元产业发展。
五、强化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船集团党组坚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的决策部署,把科技创新作为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作为履行强军首责、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创新型海洋装备集团的战略抉择,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刻苦攻关、锐意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在世界海洋装备科技领域实现了由“望其项背”的“跟跑者”向“并驾齐驱”的“并行者”转变。在军工领域,我们围绕科技强军,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军工工作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把作战需求物化为装备需求,把装备需求物化为作战装备,驱逐舰、护卫舰、军辅船等新型武器装备研制取得重大成果。在民品领域,我们围绕引领海洋装备产业发展,主流船型实现全系列自主研发,产品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端船舶自主设计能力不断提高,在大型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石油气船、大型汽车滚装船、40万吨VLOC等重点船型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海工装备逐步形成从浅海到深海、从勘探钻井到开采生产和作业运输的研发技术能力,船用动力研制能力大幅提升,自主品牌动力装备研发取得突破;电站成套技术、船用甲板机械、舱室设备、集成电站等机电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中船集团党组深刻认识到,中船集团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我们召开了中船集团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科技创新大会,制定了建设创新型海洋装备集团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体制机制、科技供给、军民融合、人才队伍等方面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发展模式和业务结构。
六、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向全面深化改革要活力、要动力。
中船集团深刻认识到,深化改革对于应对当前挑战、破解发展难题、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极端重要、极其紧迫、极为关键。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决策部署,奔着问题去、针对问题改。在强化改革意识方面,党组要求,在生存挑战面前,只要符合党中央要求、符合企业实际、符合职工群众所盼,没有什么不能破,没有什么不能改,对“处僵治困”、压减等有明确时间节点要求的改革任务,必须要按要求坚决如期完成。在改革顶层设计方面,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和中央“1+N”国有企业改革文件精神,不断完善中船集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中船集团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改革重点任务方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指示精神,在中船集团规范董事会建设、三项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供一业”等方面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增活力、强动力、释红利的积极作用有效发挥,有力促进了中船集团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创新型海洋装备集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