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专题专栏  >  2016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代表委员之声 > 正文
王炳华委员:“十三五”规划明确核电四大任务
发布日期:2016-03-14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报

  “我们参与了能源电力行业‘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作为政协委员,我认为这是一个接地气的规划,非常赞成。”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规划了未来五年计划实施100个工程及项目,如果这100个大项目能按期完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迈上新台阶,也会给国际社会带来重大机遇。”

  记者:从能源电力的角度而言,您对“十三五”规划有哪些理解或建议?

  王炳华:经济发展,我们一直强调三驾马车,也就是消费、投资和进出口贸易。

  围绕“十三五”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等任务目标,围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重点要求,对消费、投资和进出口贸易要有一个全新的思考和认识:一是怎样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刺激消费、拉动消费;二是怎样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精准投资、不搞重复建设,真正做到去产能、增动能,统筹协调好供给与需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是怎样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特别是要在引进外资的同时,把我们的资金优势、产能优势发挥出来,推动资产资金走出去,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和变化。

  从能源电力角度看,核电发展任务目标在“十三五”规划中写得十分清楚。第一,“十三五”期间,4台AP1000依托项目要全部投产发电;第二,CAP1400重大专项示范工程项目要开工建设;第三,要在沿海新建设一批核电项目;第四,要做好四代核能技术研究。这四大任务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息息相关,也是集团承担并完成的国家使命、促进行业进步、实现企业自身发展非常重要的任务。

  记者:“十三五”我国将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在“走出去”方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哪些规划?

  王炳华:“十三五”“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对外合作将出现较大的变化。原来是“请进来”,吸引国外企业来中国投资;从“十二五”开始,我们更注重的是“走出去”,国内企业去国外投资发展,“十三五”“十四五”将是“走出去”快速发展的时期。去年,我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资金额度基本实现了1:1。“一带一路”是我国“走出去”重要战略。对企业来讲,要围绕“一带一路”,面向全球,选择合适的国家或区域去投资发展,这是国企未来国际化发展的方向。

  目前,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海外业务涉及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按照规划,到2020年,集团海外装机容量将达到800万千瓦。这不是一个想象中的数字,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海外发展项目。在海外发展过程中,我们侧重于核电和清洁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太阳能。投资区域主要是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政治、社会、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发展中国家,这样,可以确保企业的投资安全和投资收益,最大限度控制和规避境外投资风险。

  核电方面。按照“加快推进三代核电自主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使命要求,我们积极推动CAP1400“走出去”,并有力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CAP1400是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作为国内乃至国际核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堆型,采用完全非能动设计,安全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南非、土耳其、保加利亚、巴西等国对CAP1400高度认可,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望。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开发南非和土耳其项目,年内这两个项目将有重大成果。清洁能源方面。(略)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的规划,继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合理、精准投资,同时,保证投资项目完全体现市场行为,有效规避境外投资风险。

  记者: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今年提出了“弯道超车”的发展目标,请您谈一下集团“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

  王炳华:基于内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集团“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设想是: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清洁能源开发为主导,坚持先进能源技术创新为驱动,坚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方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在发展方式上成为创新驱动、清洁低碳的标杆;在经营效益上达到同业领先水平;在体制机制上走在市场化改革前列,形成鲜明的差异化优势,将集团建设成为行业领先的创新型、国际化综合能源集团和现代国有企业。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发电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在此形势下,“弯道超车”的关键,就是要通过转型发展、深化改革,不断培育新动能、注入新动力。

  
在深化改革方面,我们将认真贯彻国企改革22号文件精神,以建设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方向,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充分释放企业活力和内生动力,助推“弯道超车”。在转型发展方面,我们将从五方面挖掘新动能,助力“弯道超车”目标快速实现。

  首先是核电。我们拥有从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关键设备制造、电站建设,到机组运营和寿期保障服务的三代核电全产业链体系,这是最重要的发展动力,也是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优势。第二是可再生能源;第三是海外发展;第四是金融产业。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
承办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 信息报送邮箱:webmaster@sastind.gov.cn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78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