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隆重召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赵占魁是在生产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劳动英雄,朱德曾称赞他是用革命者态度对待工作的“新式劳动者”。 赵占魁不仅在生产中积极、有创造,而且大公无私、舍己为群、埋头苦干、始终如一,是边区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像炉火一样的劳动热情
赵占魁是陕甘宁边区第一兵工厂的铸造工人,1938年到延安参加抗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抗大的学习,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命运与共产党、与革命是血肉相连分不开的,边区公营工厂是为抗战而生产的,工厂本身就是革命的财产,作为工人应当尽力爱护它。不久,工厂开工了, 他便在 2000 度高温的熔铁炉边辛勤地工作着。他惊人的劳动热情, 像炉火一样一直熊熊地燃烧, 从不灭熄。他看守着熔铁炉, 熔化着坚硬的铁块,正像他用高度的劳动热情,熔化着一切困难一样。“老赵是从火里炼出来的。”人们对他的这个评语一点不错。赵占魁说,为革命多做些工作是自我牺牲精神的应有体现。他为了抗战与人民的需要增加生产,在工作中发挥最高的劳动热忱心甘情愿。
赵占魁这种埋头苦干、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大大地鼓舞了边区工人的劳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边区工业建设的向前发展。
工人的旗帜
1942 年初,延安第一兵工厂发生了一次共产党未曾经历过的严重事件——工厂罢工。军委命令兵工厂要在短期内造出十万颗手榴弹,以应御敌之需。哪知此时工人却在少数人的煽动下闹起事来,并扬言要罢工。中央立即派人赴厂,向工人做开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向工人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有人发现第一兵工厂有一位叫赵占魁的工人,他一贯劳动态度好,技术水平高,很能团结人,更可贵的是,在坏人煽动工人闹事时,他仍坚守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进行了抵制。
边区总工会立即抓住赵占魁这个典型,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的社论,在边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学习赵占魁运动”。1942 年以后,在红色区域形成一股争当先进的好风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人群中,都有了自己的排头兵。
随着“学习赵占魁运动”的深入开展,赵占魁先后被授予“特等劳动英雄”、“工人旗帜”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赵占魁参加了第一届全国英模大会。
唱响劳动光荣主旋律
在赵占魁身上,始终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那就是能够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劳动英雄、技术能手、节约模范,锻炼成为一个团结和学习的标兵。
赵占魁的出现,可以说使党的政策和群众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了。他调动了群众的热情及积极性, 给边区的职工运动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在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旧要学习赵占魁这种团结工人、努力生产、提高技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产阶级的宝贵品质,它的作用在于不仅鼓舞了工人高度的劳动热情, 充分展示了工人阶级胸怀全局的主人翁意识、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还唱响了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时代主旋律。

1948年,延安时期的劳动英雄赵占魁到哈尔滨参加全国劳动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