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委员3月10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核电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正在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国核电走出已步入关键阶段,具备了良好基础和优势条件。”贺禹说,中国三代核电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且更具经济性竞争力。
除了自主技术基础,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产业基础也不断增强。据介绍,相关配套产业和资源已具备支撑每年新开工10-12台核电机组的综合能力,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联盟正在加快形成。
中国核电已经走向欧洲、非洲和南美市场。据介绍,中广核已成为罗马尼亚首个新建核电项目的选定投资者,并已初步锁定英国新建核电的一个参股项目和一个控股项目,预计在2017年开工。
此外,中国核电企业在南非、阿根廷和土耳其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贺禹说,核电走出去有“借船”“拼船”和“造船”出海三种策略,“借船”“拼船”是为了学习、锻炼能力,最终实现“造船”出海。“只有自主核电技术走出去,才能带动装备制造业最大程度走出去”。
海外市场的需求为中国核电走出去创造了条件。据介绍,未来10年,预计国际上有60-70台新建机组的市场空间,还有30-40台机组退役、20-30台机组需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