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回顾  >  军民融合 > 正文
先进激光科技创新基地拟落户成都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7    信息来源: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在成都市人民南路诸多楼宇建筑中,位于人民南路4 段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并不起眼”。
 
  然而,这个“低调”的科研机构,在扎根成都50 余年发展的时间里,其在激光技术领域的成绩单,却全然“不低调”——它是国内最早从事军用激光技术研究和光电武器装备生产的科研型事业单位,曾创造了中国激光史上“六个第一”。

 
创新成都科技名片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唯一专业从事激光光电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机构,是中国激光行业协会理事长单位,是我国率先从事军用激光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所。
 
  目前该所承担了我国国防领域武器装备中大部分的激光产品及系统的研制生产任务。是我国激光光电领域唯一具备从源头的基础材料、基础器件、核心部件、激光器到应用整机直至系统全技术链和产品链的完整研发和生产能力的综合性科研生产机构。

  50 余年来,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41 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0 余项,省部级鉴定成果300 余项,30 多项科研成果在工厂转化成激光产业群体。

  去年,“玉兔”号月球车成功降落月球,其搭载的硅雪崩光电探测器如“眼睛”一般指引着“玉兔”号的前进。这一成果就出自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一家能生产硅雪崩光电探测器单位,也是少数世界上拥有该项技术的单位。”实验室主任苏洁梅表示,该项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嫦娥1号、2号、3 号都应用了该项技术。苏洁梅解释说,该探测器首先对光线进行接收采集,然后转化成电信号,后台元器件再对电信号进行分析,使“玉兔”号能“看见”外界的景象,行走中避免撞到障碍物。

  目前,实验室众多科研成果奠定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其中多项发明还斩获了具有中国科技界“奥斯卡”之称的国家发明一等奖以及国家科技进步奖。

 
“墙内开花墙外香”

 
  对于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刘雄而言,“成果转化”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词。“我们所的成果转化本地率能到90%,也就是说,90%的科研成果在成都本地走上了生产线。”然而,相较于这个“90%”,我们不容回避的是在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较低,大部分最新成果转化到了沿海城市。
 
  “成果转化难,是一个不新鲜的话题,也可以说是一个共性难题。要破解这个难题,那就得出新招,出实招。”如何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困局?在刘雄看来,这并非一朝之为,也非一方之动能破题。站在政府层面,构建信息对称、渠道畅通的“桥”是关键所在,同时,应出台相应引导政策,降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站在院所、高校层面,当改变“重研究,轻应用”的惯性思维,“酒香也怕巷子深”,院所、高校也要具有开拓市场的视野,好的项目,要走出院门、校门去市场“吆喝”;而站在企业层面,“拿来主义”的观念是不可行的,作为距离市场最近的一方,企业当发挥更大主动性,与院所、高校建立成果转化的利益、风险共担机制,真正“捆在一起”搞转化,如此一来,成都丰富的科技资源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真正体现四个字——创新驱动。
 
  刘雄透露,眼下,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正根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部署,计划在蓉建设“中国(兵器)先进激光科技创新基地”,它也将成为国内先进激光技术的自主创新基地与军民融合成果转化的核心载体,“这是一次庞大的战略布局,我们愿意作为排头兵引领构建落户成都的我国高端激光产业链。”

——兵器工业西南物理所军转民纪实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
承办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 信息报送邮箱:webmaster@sastind.gov.cn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78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