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中原新闻网讯】本次展览中,亦呈现了由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专家合力研发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该系统去年与嫦娥三号一齐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并展开月球探测工作。参与研发的国家探月工程第三期专家组成员、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副系主任容启亮昨日(21日)于展览现场向记者透露,未来他们将继续参加探月工程,现正在攻坚嫦娥五号的采样封装系统。

 

  由容启亮研发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高85厘米、宽27厘米、深16厘米、重2.8公斤,安装于嫦娥三号的陆器顶部,系统能够俯仰转动120度,偏航转动350度,负责拍摄月貌全景成影像,及整个巡视器(月球车)释放过程和月面运动的监视,系统能抵受月球表面巨大的温差,并可在重力只有地球六分一的环境使用。与月球车分离后,“相机指向机构系统”会配合陆器的其他元件全面展开就位探测工作。

 

  团队成员、理大工业中心副总监谭惠民表示,最难就是既要轻量又要坚固。整个设备只有两公斤重,为了让设备足够轻,金属中间被掏空至薄薄一层外壳。但又要有足够的强度。材料选取的是钛合金、铝合金以及不袗。他说:“我们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团队,之前和俄罗斯、欧洲都有过合作,现在加入国家的探月工程,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贡献。”

 

 

理大参与研发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 大公报記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