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安全思想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体系,构建了彼此辉映、相得益彰的和谐网络,形成了人与设备设施、人与生产环境、职工与管理者等协调和谐的布局,为企业铺设了一条平安顺畅的良性运行轨道。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一五九厂作为承担着国防重点型号装备研制生产总装的重点企业,从建厂之日起就始终存在着爆炸、燃烧、起重伤害、灼烫、化学中毒、机械伤害等较大的安全风险,历届厂领导都把安全工作放在科研生产和管理的重要位置。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按照系统论思想,逐步构建了安全文化体系化、标准化网络,促进了企业安全工作的历史性跨越。

企业2002年获得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安全性评价验收优秀级单位,2003年在航天科工集团内率先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和2008连续获得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2008年达到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单位一级标准,2010年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核准为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2011年通过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复评验收,继续保持一级企业资格。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文化,特指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特定的物质条件下,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企业管理者所倡导、培育和职工认同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制度、物质条件的总和。一五九厂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探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提炼理念  融化于心

企业从上世纪60年代创建开始,就大力倡导和宣传“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总结几十年安全管理经验教训基础上,企业强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了安全文化的新格局。

企业提出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人本观。这个理念前两句是企业管理的认识论,强调抓任何工作都要把职工的健康与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是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后两句则是实现安全目标最基本的方法论。

源于这一人本思想,近年又提炼出了安全愿景是“环境平安,企业和谐,家庭幸福”;安全道德观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安全价值观是“安全是生命,安全是责任,安全是业绩,安全是效益”;安全发展战略是“依靠科技兴安,实现本质安全”;安全目标是“无隐患、无违章、无伤害、无事故”等等。

多年来,企业通过事故宣讲、案例分析、展板展示、宣传画、厂网专栏、征文交流、教育培训和《厂企业文化实用手册》等多种形式,广为宣传,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使之入脑入髓,内化于心,成为全厂职工的共识。

二、特色活动  持之以恒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若干安全事故,尤其是1991年7月9日,在40多分钟内,连续发生两起冲床把两名职工的三只手指先后冲断的重伤事故。为了铭记血的教训,警示全厂干部职工,厂决定每年进入夏季高温季节的7-10月的100天里,要以安全为主题专项劳动竞赛活动,并进行总结表彰。这个具有企业特色的制度性安全文化活动,促进了企业安全运营。

2003年以来,企业在航天系统率先开展了以“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为主要内容的6S管理活动,不仅提高了文明生产和现场规范管理水平,还成为每个职工每天必做的、一种培养关心安全、注意安全、自我保护的素养与行为文化。2011年度企业被航天科工集团授予6S管理最高荣誉铜牌单位。

三、升级跨越  建立体系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经历了由低到高、由分散到集中、由简单口号到文化建设、由条块分割到体系化建设渐进完善的过程。从六七十年代只是简单口号和操作规程,到80年代企业整顿初步建立了管理规章;从90年代航天总公司实行“行为规范工程”补充完善了240多个操作规程和管理程序的《管理手册》,到2002进入年集团公司级的安全性评价,并获得优秀单位;从2003年按照国标建立的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到2008年以来企业实行了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安全行为文化一步一个脚印地迈上了国家标准的层面,企业实现了安全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升级跨越。

四、科技兴安  营造环境

本世纪以来,在国家的强力支持下,企业实施了高强度技改,为职工打造了更加安全、绿色、文明、现代的生产工作硬件环境。其中新建和改造了所有的厂房;引进几百台现代数控设备,淘汰了不安全的老旧设备,对在用老设备进行了数控化改造升级;运用信息化技术,使所有技术和管理岗实现了网络化办公。

企业每年都要筹集资金,对厂房、库房、设备设施、动力管线等进行改造和维修,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2005年到2011年用于安全硬件的经费达到1170多万元。另外还专项投资40多万元,对安全危险点的火工品和硝盐槽等重点危险部位,实施了安全传感器工程。通过这些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和条件,提高了本质安全度。

五、教育为本  落实责任

认真开展安全文化培训教育。坚持常年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班组长、兼职安全员、企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新入厂职工、参加型号试验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转岗人员、来厂实习人员和临时工等,讲授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理念、安全体系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案例等,做到了安全教育全员、全覆盖、全过程。

全面实行安全责任制。厂长在每年初与各分厂和处室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下达年度指标,落实责任。每年要对不可容许风险管控、职业卫生、特种设备管理、防雷和工作接地系统、建设项目“三同时”等内容的合规性进行评价。积极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了相关作业人员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运行了近50年的集团公司一级危险点硝盐槽从未发生重大爆炸事故或结晶坏炉事故。
加强事故多点的管控力度,对产品浇注、吊装、表面处理、冲剪作业、高压气密试验、火工品安装等关键环节,完善三级安全值班制度,加大对隐患查处和的整改力度,把事故隐患控制在源头。

多年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使企业不仅出色完成了各项科研生产任务,提升了管理水平,而且提高了竞争能力。企业的安全思想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体系,构建了彼此辉映、相得益彰的和谐网络,形成了人与设备设施、人与生产环境、职工与管理者等协调和谐的布局,为企业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铺设了一条平安顺畅的良性运行轨道。

——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过去只能研制生产单一型号,到现在的十几种型号几十种状态的型号;从为海军单一军兵种服务到为陆海空三军种服务,为国防建设首创了“十个第一”的产品型号的辉煌业绩;从八九十年代年度销售收入只有几千万元到现在年销售收入16亿元的快速增长。

——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和安全运行能力显著提升。从90年代后期建立管理标准《技安环保手册》开始,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实现了人防、技防、物防相融合的综合管理体系,形成了符合航天企业科研生产规律的完整规范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体系,建立起了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安全闭环管理的运行机制。

——人本思想深入人心构建了平安和谐的企业。企业特别强调“四个优先”,即在做各项工作时,安全意识警示优先;在新职工入厂、职工转岗和参加试验时,安全技能培训优先;在生产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保障优先;在安排技术改造资金时,安全投入优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一五九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