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国防通信科研路 无悔青春始担当 ——记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陈章

    “10 年国防通信科研路,不后悔,再前进。”陈章是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一名青年高级工程师,她的 10 年青春岁月都围着那些布满各类设备的机架,重复着构思、设计、分析的工作,“机架就像科幻电影里充满未来感的控制操作台,只要听着机器运行的声音,就感觉很踏实。” 2012 年,陈章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拒绝高薪工作选择进入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通信人,从一开始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通信设备及系统研究开发技术带头人,参与研制我国目前首个全自主研制的某专用移动卫星...

    08-31
  • 九〇九基地,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毛主席的这句名言,既是誓言,也是核工业人的使命。上世纪60年代,四川青衣江畔的深山里,八千军民艰苦攻关,从零建设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绝密的九〇九基地就此形成。 1970年8月30日,这个基地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度核电。同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中国成为第五个能够自主设计建造核潜艇的国家。 五年血汗始获成功。第一代核动力人依靠自己的力量,铸就了中国核动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信心和底气。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上...

    08-25
  • 中国直升机工业从这里起飞

    8月17日,是航空工业哈飞创建75周年的日子。七十五载砥砺奋进,扶摇直上劲舞蓝天。回望历史长河,在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滚烫岁月中,深植红色基因的哈飞在一片废墟上坚强崛起,开启了坚守航空报国初心,薪火相传,肩负航空强国使命,使命必达的荣耀征程。一代代航空人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航空工业的有力带领下,接续奋斗、不折不挠、屡建新功,为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贡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坚守航空报国初心 “北疆创大业,...

    08-22
  • 长四系列火箭,再启新征程

    8月21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将高分十二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1次发射。这支18天前,长四火箭成功实施了第100次发射。 启程 “第一百零一次,就相当于第一次,从头开始,要保持首飞心态。”长四丙火箭总指挥仓飚表示。 这样的首飞心态,体现在团队对技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上。长四丙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马晨曦介绍,相比于发射高分十二号0...

    08-22
  • 500吨级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的重要一刻

    2022年11月5日,深秋的秦岭,层林尽染,五彩斑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500吨级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团队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奔忙。一个重要时刻即将来临,他们翘首以待。 “试车前倒计时15分钟,各岗位准备!” “1号,正常!” “2号,正常!” 各部门各岗位“正常”汇报声的此起彼伏,试车台测控中心大屏幕上的数据在科研人员的操纵下不断切换,各种曲线图一会儿放大,一会儿缩小。 倒计时1分钟。倒计时30秒。现场鸦雀无声,该型号火箭发动机技术负...

    08-22
  • “雄鹰精神”在雪山之巅绽放光芒

    近日,第六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创作展示活动,正在人民网进行展播。中国电科23项作品入围第六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通过小切口、大视角的故事形式,展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军兴军、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的新贡献和取得的新成就,彰显中国电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敢于突破,永不畏惧 锐意进取绘开拓使命 时值2011年2月,恰逢农历新年,客户紧急报送设备故障,需要36所现场维修。雄鹰突击队成员来不及在家过完元节宵...

    08-09
  • 竭忠尽智 测控报国——记中国电科10所深空测控团队

    坐落在佳木斯大山深处的66米深空站,是我国第一个深空测控站,也是亚洲口径最大、接收灵敏度最高、连续波发射功率最强和作用距离最远的测控系统,已成为我国深空及探月工程中最强大的利器,填补了国内深空测控领域的空白。完成这一伟大壮举的,是中国电科10所一个精诚团结、和谐奋发的团队,一个有着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团队,一个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团队。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中既有技术精湛、专业领先的团队带头人、型号总师,也有常年奔碌于外场、精诚服务用户、用心制造精品的技术人员。...

    08-09
  • 为国开利甲,两弹裂长空——纪念程开甲诞辰105周年

    程开甲诞辰105周年 2023年8月3日,是程开甲诞辰105周年纪念日。 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司令”,在核武器研制和试验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中国唯一一位拥有国家六大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八一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人。他扎根戈壁20载,隐姓埋名为国铸器。他就是程开甲。 坚守初心,科学报国 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出生于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祖父...

    08-04
  • 十年国防通信科研路 无悔青春始担当 ——记 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陈章

    “10 年国防通信科研路,不后悔,再前进。”陈章是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一名青年高级工程师,她的 10 年青春岁月都围着那些布满各类设备的机架,重复着构思、设计、分析的工作,“机架就像科幻电影里充满未来感的控制操作台,只要...

  • 九〇九基地,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毛主席的这句名言,既是誓言,也是核工业人的使命。上世纪60年代,四川青衣江畔的深山里,八千军民艰苦攻关,从零建设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绝密的九〇九基地就此形成。 1970年8月30日...

  • 中国直升机工业从这里起飞

    8月17日,是航空工业哈飞创建75周年的日子。七十五载砥砺奋进,扶摇直上劲舞蓝天。回望历史长河,在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滚烫岁月中,深植红色基因的哈飞在一片废墟上坚强崛起,开启了坚守航空报国初心,薪火相传,肩负航空强国使命...

  • 长四系列火箭,再启新征程

    8月21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将高分十二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1次发射。这支18天前,长四火箭成功实施了第100次发射。 ...

  • 500吨级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的重要一刻

    2022年11月5日,深秋的秦岭,层林尽染,五彩斑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500吨级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团队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奔忙。一个重要时刻即将来临,他们翘首以待。 “试车前倒计时15分钟,各岗位准备...

  • “雄鹰精神”在雪山之巅绽放光芒

    近日,第六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创作展示活动,正在人民网进行展播。中国电科23项作品入围第六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通过小切口、大视角的故事形式,展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强军兴军、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的新贡献和取得的新成...

  • 竭忠尽智 测控报国——记中国电科10所深空测控团队

    坐落在佳木斯大山深处的66米深空站,是我国第一个深空测控站,也是亚洲口径最大、接收灵敏度最高、连续波发射功率最强和作用距离最远的测控系统,已成为我国深空及探月工程中最强大的利器,填补了国内深空测控领域的空白。完成这一伟大...

  • 为国开利甲,两弹裂长空——纪念程开甲诞辰105周年

    程开甲诞辰105周年 2023年8月3日,是程开甲诞辰105周年纪念日。 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司令”,在核武器研制和试验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中国唯一一位拥有国家六大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