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运输直升机从这里起飞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由航空工业昌飞和直升机所共同研制的大型运输直升机直8悬挂党旗、国旗、军旗,以完美的姿态、磅礴的气势,米秒不差地率先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振国威,扬军威,令世人瞩目。 国庆70周年阅兵上的直升机梯队 11月22日和12月15日 分别是航空工业昌飞和直升机所50岁生日 五十载初心不变 半世纪砥砺前行 50年,筚路蓝缕,矢志不渝; 50年,峥嵘岁月,风雨华章。 国产大型...
11-27我国第一座重水研究堆退役获立项批复
它为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做出重大历史贡献 它为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成功商运、为核电燃料元件国产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依托于它,建立了我国首个中子散射实验基地和亚洲首个冷中子源装置 它的名字和钱三强、朱光亚、何泽慧等大师紧密相连 它为我国培养了多名两院院士、上千名核工程技术骨干 被称为我国核反应堆工程的摇篮 50年安全运行,18000多个日夜的沉默坚守 它是我国第一座重水研究堆,简称101堆 11月4日, 101堆退役获国家立项批复 历史在此刻定格,璀璨星光闪耀大地...
11-2111月20日,中国人送飞船上天!神舟一号任务今天20年了
作为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9年11月取得首飞首胜,在世人面前震撼亮相 首胜 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工位,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首次飞天,将同样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环绕地球飞行14圈、完成各项试验后,神舟一号返回舱于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
11-21杜建峰:和“电”杠上的技师
任务重、全天都是工作时,这是电工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可有个小伙子偏偏跟电杠上了,整天穿梭在错综复杂的电源机房,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 他,就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电源技师杜建峰。 2004年,杜建峰来到中心工作。工作之初,他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基本掌握了设备间电源的工作原理和故障调测方法,并开始独立执行作业。 可不能让杜建峰接触到新设备。这是大家时常开的玩笑。因为杜建峰每次遇到自己想不明白的地方,就会一门心思扑到设备上,直到把难题弄懂弄透方才罢休。 所...
11-05钱学森:“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十年前的今天,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走完98年的人生历程溘然长逝。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作为一名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知识宝库,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今天,每当中国的导弹火箭腾空而起,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不能忘记,这个光芒的源头正是钱学森在一片空白中,引领中国导弹和火箭事业走过的最初十年。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带着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
10-3130年 一线钳工成航天工匠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茫茫太空中圆满完成对接。这场堪称完美的太空之吻轰动世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特级技师王曙群见图,资料照片,作为国内唯一一个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就是练就太空搭积木绝活的航天工匠。前不久,他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天宫、天舟,王曙群及其团队研制装调的对接机构历经7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13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对接机构上的自主研发技术已达99%以上,广泛用于多型号航空器...
10-22榜样的力量:老中青三代人共同传承航天精神
10月14日,老中青航天才俊齐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学习榜样事迹、传承航天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主题座谈会,再次领略航天榜样的杰出风范。 刚刚获颁共和国勋章的孙家栋院士、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以及最美奋斗者高凤林、徐立平等,还有声名远扬的北斗神舟嫦娥团队领军人才,分享了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的心路历程。 回想起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飞天入地,不断更新、不断进步,助推我国向航天强国迈进。90高龄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元勋孙...
10-21歼教-1——“梦之队”造就经典飞机
61年前的一个夏日,沈阳,一架银色的教练机呼啸着向跑道滑去,尾喷流卷起一片热浪,加速后轻盈地飞向蓝天。 这架飞机与当时国内常见的机头进气的米格系列战机不同,两翼进气的整体设计、锋利的机头、棱角分明的机身,让人眼前一亮。 这次飞行,开创了新中国航空的新纪元。这架被命名为歼教-1的飞机,是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飞机,也是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从1956年10月开始设计到1958年7月首飞成功,只用一年零九个月,令世界瞩目。 更令人敬佩的是歼教-1背后的设计者。这是一支年轻的航...
10-18中国大型运输直升机从这里起飞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由航空工业昌飞和直升机所共同研制的大型运输直升机直8悬挂党旗、国旗、军旗,以完美的姿态、磅礴的气势,米秒不差地率先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
我国第一座重水研究堆退役获立项批复
它为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做出重大历史贡献 它为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成功商运、为核电燃料元件国产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依托于它,建立了我国首个中子散射实验基地和亚洲首个冷中子源装置 它的名字和钱三强、朱光亚、何泽慧等大师紧...
11月20日,中国人送飞船上天!神舟一号任务今天20年了
作为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9年11月取得首飞首胜,在世人面前震撼亮相 首胜 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
杜建峰:和“电”杠上的技师
任务重、全天都是工作时,这是电工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可有个小伙子偏偏跟电杠上了,整天穿梭在错综复杂的电源机房,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 他,就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电源技师杜建峰。 2004年,杜建峰来到中心工作。工...
钱学森:“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十年前的今天,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走完98年的人生历程溘然长逝。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作为一名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知识宝库,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
30年 一线钳工成航天工匠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茫茫太空中圆满完成对接。这场堪称完美的太空之吻轰动世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特级技师王曙群见图,资料照片,作为国内唯一一个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就是...
榜样的力量:老中青三代人共同传承航天精神
10月14日,老中青航天才俊齐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学习榜样事迹、传承航天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主题座谈会,再次领略航天榜样的杰出风范。 刚刚获颁共和国勋章的孙家栋院士、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以及最...
歼教-1——“梦之队”造就经典飞机
61年前的一个夏日,沈阳,一架银色的教练机呼啸着向跑道滑去,尾喷流卷起一片热浪,加速后轻盈地飞向蓝天。 这架飞机与当时国内常见的机头进气的米格系列战机不同,两翼进气的整体设计、锋利的机头、棱角分明的机身,让人眼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