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配火箭的“工匠”大师

    记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蕴  崔蕴在业内被称为拼命三郎,因为他真的为航天拼过命,还是两次。第一次是为了我国首枚长二捆火箭发射,第二次是为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火箭。前一次造成他肺部75%的面积被四氧化二氮侵蚀,后一次他在五十多岁时带病要求为新型火箭再拼一次命。但是,让同行们这么多年认可崔蕴为领头羊的,却远不止他的拼,更有他的高。他自己却觉得将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浇筑在一枚枚火箭和导弹中才对得起他心中的航天梦。   崔蕴是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副主任,火箭总...

    04-29
  • 徐銤——耕耘中国快堆的“春耕牛”

      京郊燕山脚下,静卧着一座核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这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的发祥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就诞生在这里。  如今,我国第一座实验快堆巍然耸立在核城的西南角。它标志着我国第四代核反应堆建设的第一步已经成功迈过。  领衔建造这座实验快堆的总工程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快堆首席专家、国家能源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徐銤。他告诉记者,我国是世界上第8个拥有第四代核反应堆快堆技术的国家。我国快堆工程发展的第二步示范快堆,作为国家重大核...

    03-22
  • 周圆:用定格的生命书写忠诚

      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ET302航班于当地时间上午8时38分北京时间13时38分从亚的斯亚贝巴博莱国际机场起飞,于当地时间8时44分北京时间13时44分失去联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所属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国际周圆同志乘坐该航班由北京经亚的斯亚贝巴赴肯尼亚内罗毕执行公务,不幸罹难。  消息传来,震惊悲痛。  中国电科第一时间启动境外安全应急预案,成立由集团公司领导牵头的应急工作组,周圆生前所在单位电科国际也成立了应急...

    03-12
  • 航空专家李天:他为战机披上“隐身衣”

      小时候,很多人都曾幻想过,假如自己有一件隐身衣,会是怎么样?  顾名思义,隐身衣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在你身边,可你却发现不了。  从《西游记》到《哈利波特》,从文学作品到科幻大片,关于隐身术隐身衣隐身人的故事层出不穷,在打开人们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在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  战争是最富有创新的领域。自从有了战争,人们就懂得并探索用各种方式来隐蔽自身,以便有效实施各种军事行动。  现代战争,掌握制空权至关重要,而高性能战机是关键。李天院士敏锐地意识到隐身技术对提高飞机生存力、战斗...

    06-08
  • 中国面壁者

      编者按 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是核九院人的核心价值观,承继已经三代人六十年。按照这里独特的物理学式选拔机制,留下来坚守的人都是纯金的颗粒。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但,新一代面壁者已经无法回避山外的世界,他们有情有欲有血有肉。只是,他们的欲求不止于小确幸,他们更追求崇高感,更看重自我实现,他们的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相互成就。所以他们是社会精英、民族脊梁。  什么是人生赢家?财务自由、儿女双全是一种,功成名就、著作等身是一种,闲云野鹤、睡到自然醒也是一...

    05-04
  • 中科院院士李天:为战机披上隐身衣

      4月15日上午,天空低沉。沈阳回龙岗公墓,挽联挂满了灵堂,同事、市民、航空迷们来送别国宝级航空专家中科院院士李天。   11日,李天因病逝世,享年80岁。李天是我国著名飞机气动力专家、战机隐身专业领域开创者、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奠基人、歼8系列飞机和歼11飞机气动力专业总师、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是航空设计领域的大国巨匠。李天院士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系统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所)所长刘志敏说。   建立先进飞...

    04-16
  • 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记某新型动力技术专家刘小勇

      专家简介  刘小勇,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某飞行器副总设计师,该项目发动机基础技术专家组组长,该科研团队领军人物,在突破发动机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研究体系、奠定技术基础等方面有突出贡献,是我国该领域发动机技术研究的探索者、推动者和领军实践者。在近日国家人社部公布表彰的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名单中,刘小勇入选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刘小勇和他的团队多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863十五计划先进个人、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先进个人、中...

    01-26
  • 黄旭华: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47年前的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我国仅用10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   当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强国梦、强军梦的庞然大物从水中浮起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难掩激动,泪流满面正是包括他在内的无数人的艰辛付出,才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由此,黄旭华的名字与核潜艇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再往后,不少人称他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黄旭华婉拒美意。这个为了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奉献了毕生精力的九旬老翁...

    01-11
  • 装配火箭的“工匠”大师

    记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蕴  崔蕴在业内被称为拼命三郎,因为他真的为航天拼过命,还是两次。第一次是为了我国首枚长二捆火箭发射,第二次是为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火箭。前一次造成他肺部75%的面积被四氧化二氮侵蚀,...

  • 徐銤——耕耘中国快堆的“春耕牛”

      京郊燕山脚下,静卧着一座核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这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的发祥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就诞生在这里。  如今,我国第一座实验快堆巍然耸立在核城的西南角。它标志着我国第四代核反应堆建...

  • 周圆:用定格的生命书写忠诚

      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ET302航班于当地时间上午8时38分北京时间13时38分从亚的斯亚贝巴博莱国际机场起飞,于当地时间8时44分北京时间13时44分失去联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

  • 航空专家李天:他为战机披上“隐身衣”

      小时候,很多人都曾幻想过,假如自己有一件隐身衣,会是怎么样?  顾名思义,隐身衣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在你身边,可你却发现不了。  从《西游记》到《哈利波特》,从文学作品到科幻大片,关于隐身术隐身衣隐身人的故事层出不穷,...

  • 中国面壁者

      编者按 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是核九院人的核心价值观,承继已经三代人六十年。按照这里独特的物理学式选拔机制,留下来坚守的人都是纯金的颗粒。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但,新一代面壁者已经无法回避山外的世界,他们...

  • 中科院院士李天:为战机披上隐身衣

      4月15日上午,天空低沉。沈阳回龙岗公墓,挽联挂满了灵堂,同事、市民、航空迷们来送别国宝级航空专家中科院院士李天。   11日,李天因病逝世,享年80岁。李天是我国著名飞机气动力专家、战机隐身专业领域开创者、气动隐身...

  • 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记某新型动力技术专家刘小勇

      专家简介  刘小勇,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某飞行器副总设计师,该项目发动机基础技术专家组组长,该科研团队领军人物,在突破发动机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研究体系、奠定技术基础等方面有突出贡献,是我国该领...

  • 黄旭华: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47年前的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我国仅用10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   当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强国梦、强军梦的庞然大物从水中浮起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