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为民:航天技术要更好地服务于民生领域

    两会前,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为民接受中国航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航天技术要更好地服务于民生领域。包为民比较关心航天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民生领域。卫星应用蕴藏着无穷的可能性,等待着航天人研究、挖掘。包为民最近的研究兴趣在于,卫星能否应用于监测大气污染和预报地震?关于用航天技术监测大气污染,国际宇航科学院有相关研究课题,包括如何用航天技术进行污染源分析和大气流动分析等。包为民希望中国的科学家能尽快进入这一领域,利用航天技术为解决雾霾污染提供思路,同时也使中国科学家站...

    03-05
  • 嫦娥五号将按计划于2017年海南发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在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嫦娥五号正在进行研制,进展良好,将按计划于2017年在海南发射。中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绕月和落月任务已圆满完成。根据探月三期时间表,中国预计于2017年前后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球取样并返回地球。嫦娥五号由轨道器、上升器、着陆器和返回器组成。同时担任嫦娥五号总设计师、总指挥顾问的叶培建表示,目前长征五号火箭、嫦娥五号飞行器、海南发射场的准备工作都在按计划顺利推进。不出意...

    03-05
  • 周小平委员:天宫二号2016年发射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杨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证实,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于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的基础上,根据天宫二号的任务的需要改装研制而成。周建平告诉记者,天宫二号的发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它将完成验证空间站的技术,也将接受航天员的访问。天宫二号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与之后发射的神舟十一号完成交会对接。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上生活的时间将比在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生活的时间更长。周建平说。周建平此前曾...

    03-05
  • 政协委员梁小虹透露新一代运载火箭动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3月2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新一代上面级远征一号即将迎来诞生后的首次太空之旅。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计划今年年底完成火箭总装,目前已进入首飞前的最后冲刺阶段。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箭即将于海南发射场亮出真容,进行它自问世以来的首次实战演练。今年,远征一号将与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共同执行发射任务,在火箭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后,独立地将要发射的卫星直接送入预定轨道。据悉,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刚刚顺利完成了海南发射场合练任务,即将凯旋。此次合练是我...

    03-05
  • 中国空间站计划2018年发射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透露,中国的空间站将于2018年发射,2022年基本建成。张柏楠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正在研制中的空间站将建成多舱段组合运行模式,容纳多种实验内容,中外科学家一起工作。张柏楠指出,做空间站的难点在于在轨道上长期飞行,技术涉及交会对接、补加推进剂等。现在的空间站就希望能够解决人在太空中的长期生活问题。他说。人在上面能长时间待,需要一种维持人长期居住的环境,这是再生生命保障技术。他说,包括二氧化碳吸收、尿的...

    03-05
  • 郑砚国代表:核电知识应该从娃娃抓起

    全国人大代表、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砚国建议核电知识应该从娃娃抓起。中国有多少家核电站?中国的核电技术在世界到底处于怎样的地位?许多人在谈核色变的时候,也许并不清楚核电到底是什么、怎么样,更不了解核电的其他种种。因而,误解似乎变得不可避免。全国人大代表、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砚国今天在接受红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将向大会提交《关于推进我国核科技术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建议》,建议核电知识应该从娃娃抓起。我国核电公众宣传基础薄弱,与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相比相对滞后。我国核电技术已经...

    03-05
  • 贺禹委员:我国核电应尽快启动新一轮规模发展

    目前,作为清洁能源之一的核电发展情况如何?能否实现环保减排的愿景?记者带着这个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公开宣布,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30年要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据贺禹介绍,目前我国核电装机2028万千瓦,在电力总装机中占比约1.5%。据测算,核电装机容量要达到1.5-2亿千瓦,才能实现总书记提出的目标。即使如此,届时核电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重...

    03-05
  • 我国启动重型火箭研制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委员4日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我国于2011年提出研制能适应未来航天发展需要的重型火箭。现在正在研制的大型火箭长征五号起飞质量约1040吨,而未来重型火箭则能达到3000吨级。研制重型火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载人登月,而是瞄准未来发展趋势。他说,人类空间活动的拓展,会不断将更大的有效载荷送入太空。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发展大推力火箭,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此前宣布,美国将于2017年发射运载能力达70吨的火箭,2030年将有推力更大的火箭首飞。梁...

    03-05
  • 包为民:航天技术要更好地服务于民生领域

    两会前,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为民接受中国航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航天技术要更好地服务于民生领域。包为民比较关心航天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民生领域。卫星应用蕴藏着无穷的可能性,等待着航天人研究、挖掘。包为民最近...

  • 嫦娥五号将按计划于2017年海南发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在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嫦娥五号正在进行研制,进展良好,将按计划于2017年在海南发射。中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绕月和落月任务已圆满完成...

  • 周小平委员:天宫二号2016年发射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杨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证实,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于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的基础上,根据天宫二号的任务的需要改装研制...

  • 政协委员梁小虹透露新一代运载火箭动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3月2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新一代上面级远征一号即将迎来诞生后的首次太空之旅。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计划今年年底完成火箭总装,目前已进入首飞前的最后冲刺阶段。长征五号运载火...

  • 中国空间站计划2018年发射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透露,中国的空间站将于2018年发射,2022年基本建成。张柏楠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正在研制中的空间站将建成多舱段组合运行模式,容纳多种实验内容...

  • 郑砚国代表:核电知识应该从娃娃抓起

    全国人大代表、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砚国建议核电知识应该从娃娃抓起。中国有多少家核电站?中国的核电技术在世界到底处于怎样的地位?许多人在谈核色变的时候,也许并不清楚核电到底是什么、怎么样,更不了解核电的其他种种。因而...

  • 贺禹委员:我国核电应尽快启动新一轮规模发展

    目前,作为清洁能源之一的核电发展情况如何?能否实现环保减排的愿景?记者带着这个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公开宣布,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

  • 我国启动重型火箭研制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委员4日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我国于2011年提出研制能适应未来航天发展需要的重型火箭。现在正在研制的大型火箭长征五号起飞质量约1040吨,而未来重型火箭则能达到3000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