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飞船和3型火箭首飞、火星探测、月面采样返回……2020,40+!
1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在102箭、492个航天器的世界航天发射版图中,中国航天以全年发射运载火箭34次的成绩再次占据榜首。而2020年,这一数字将有望突破40次,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包括首次火星探测,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等重大航天任务。 各国航天活动高度活跃 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领跑世界 《蓝皮书》从世界航天...
01-202020年国防科工局工作会议召开
矢志目标 聚焦问题 加快推动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 1月15日,国防科工局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总结2019年工作,务实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会议号召全...
01-19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2020年工作会议在京开幕
1月15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2020年工作会议在京开幕。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2019年工作,分析面临形势,部署2020年任务。会议号召,全体干部职工要以最紧迫的责任感、最奋发的姿态、最务实的工作,坚决完成十三五各项任务,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航空发动机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201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
01-17中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我们都是时代的追梦人
1955年1月15日,党中央作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中国核工业就此发轫。正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迈出了走向新兴核大国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揭开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伟大历史篇章。 这个决定国家命运的日子也成为中国核工业的诞生日。 65年来,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一系列自主重大跨越,构筑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形成了更高水平的核工业创新链和产业链,显著提升了我国核工业的资源整合利用水平和整体国际竞争实力。 可以说,没有历史上的今天,就没有新中国的...
01-1729项船舶行业标准将于7月1日实施
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并公布了447项行业标准。其中,船舶行业标准有29项。这些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织出版,将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 在这29项船舶行业标准中,共有22项标准用以替换旧标准,分别是有关船用阳极、船舶螺旋桨、铝钢过渡接头焊接、船舶总体自由振动计算、可调螺距螺旋桨桨叶设计计算、空化螺旋桨设计计算、船舶风载计算、螺旋桨模型敞水试验、一般排水型船船模阻力试验、一般排水型船船模单桨自航试验、油船惰性气体系统、船舶电站调频调载装置...
01-16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宽幅01星 搭载发射3颗小卫星
1月15日10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亚米级超大幅宽商业光学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宽幅01星又称红旗一号H9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吉林一号宽幅01星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性能光学遥感卫星。据介绍,这颗卫星充分继承吉林一号卫星成熟单机及技术基础,首次采用大口径大视场长焦距离轴三反式光学系统设计,具有高分辨、超大幅宽、高速存储、高速数传等特点。卫星入轨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5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
01-16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旭华:“核潜艇”一样的人生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研究员一同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黄旭华毕生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是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先后担任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把一生献给科研,没有一天曾离开 隐姓埋名30年,黄旭华的一生也如核潜艇一般...
01-14中国电科为中国天眼点“睛”
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2颗,11颗,43颗,93颗,102颗从2017年10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2颗脉冲星,到11日召开的国家验收会上公布已发现102颗脉冲星,它两年多来发现的脉冲星超过同期欧美多个脉冲星搜索团队发现数量的总和。 中国天眼是中国科学家的创举,是体现中国智造的大国重器。FAST是大科学工程,系统庞大,中国电科承担了其中关键的两大系统反射面单元、馈源舱及舱停...
01-14新一代飞船和3型火箭首飞、火星探测、月面采样返回……2020,40+!
1月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在102箭、492个航天器的世界航天发射版图中,中国航天以全年发射运载火...
2020年国防科工局工作会议召开
矢志目标 聚焦问题 加快推动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 1月15日,国防科工局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总结2019年工作,务实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会议号召全...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2020年工作会议在京开幕
1月15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2020年工作会议在京开幕。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
中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我们都是时代的追梦人
1955年1月15日,党中央作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中国核工业就此发轫。正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迈出了走向新兴核大国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揭开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伟大历史篇章。 这个决定国家命运的日子...
29项船舶行业标准将于7月1日实施
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并公布了447项行业标准。其中,船舶行业标准有29项。这些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织出版,将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 在这29项船舶行业标准中,共有22项标准用以...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宽幅01星 搭载发射3颗小卫星
1月15日10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亚米级超大幅宽商业光学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宽幅01星又称红旗一号H9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吉林一号宽幅01星...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旭华:“核潜艇”一样的人生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船舶集团所属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研究员一同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黄旭华毕生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
中国电科为中国天眼点“睛”
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2颗,11颗,43颗,93颗,102颗从2017年10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2颗脉冲星,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