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工业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日前,国防科技工业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并召开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创新中心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主依托单位,将开展核材料战略发展研究与规划、核材料系统创新研究与设计、核材料前沿技术研究、核材料基础理论研究。 会议推选中核集团总工程师雷增光为理事长候选人,原子能院院长万钢、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院长王黎明为副理事长,万钢为创新中心主任候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为专家委员会主任。
12-23风云四号卫星成功定点 转入在轨测试阶段
按照既定变轨方案和策略,经5次机动变轨,12月17日,风云四号卫星成功定点于东经99.5度赤道上空,定点后称为风云四号A星。测控数据表明,卫星姿态稳定,各种仪器设备工作正常,剩余推进剂满足7年设计寿命要求。 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静止轨道三轴稳定的定量遥感卫星,也是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星,整体功能性能先进,星载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和卫星综合观测能力世界领先。卫星定点后,将陆续开展卫星功能性能测试,计划2017年中期完成在轨测试和评估工作,并交付用户部门...
12-22中国兵器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正式上线
12月20日,以兵纷招采,器贯全线为主题的中国兵器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上线发布会在京召开。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张建华出席发布会。 中国兵器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推行电子招投标的整体号召,为构建阳光、规范和高效的招投标交易环境,更好地推行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而自主研发建设的第三方线上招投标平台。平台积极推动招标采购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促进招标投标交易机制、信用体系和监督方式的改革创新,将传统招投标业务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并融合了有央企特...
12-22到2020年江西省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将突破2500亿元
江西省国防科工办主任杨贵平在12月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江西省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军工与民口基本实现资源互动共享,民口配套单位大幅增加,军工和军工院所改革完成,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确立,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基本形成,结构合理、体系完善、创新驱动、高效增长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形态基本成形。全省军民融合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成为江西新的支柱产业。 江西是军工大省。近年来,江西省把握机遇、统筹发展,出台和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
12-22中核集团与西交大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2月20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开启下一个5年的战略合作,促进核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共享科技创新的成果。 近年来,中核集团与西安交大在《战略框架合作协议2011年》的基础上,开展了长期友好合作。此次是协议期满后的延续签订,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共同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适应核工业新常态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及科研创新的需要,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实现中国核工业的可...
12-22长二丁“一箭四星”成功将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
12月22日凌晨3点22分,我国研制的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和三颗微纳卫星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通过定期...
12-22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建设自主开放、安全可靠、长期稳定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加速卫星应用与基础设施融合发展。 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风红一号发射以来,我国至今已将上百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卫星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的领域。 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主体功能完备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我国各领域主要业务需求,基本实现空间信息应用...
12-21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正式开建
12月20日,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上海开工建造。根据建造计划,新船预计2019年建成,届时将与目前正在南极科考的雪龙号破冰船一道,双船组队、助力科考。 新船建造工程由国家海洋局所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开展,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建造。所建新船长122.5米、宽22.3米,设计吃水7.85米、吃水排水量约13990吨,航速12-15节,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载员90人,能以2-3节的航速连续破1.5米厚度的冰加0.2米的雪。 据介...
12-21国防科技工业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日前,国防科技工业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并召开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创新中心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主依托单位,将开展核材料战略发展研究与规划、核材料系统创新研究与设计、核材料前沿技术研究、核材料基...
风云四号卫星成功定点 转入在轨测试阶段
按照既定变轨方案和策略,经5次机动变轨,12月17日,风云四号卫星成功定点于东经99.5度赤道上空,定点后称为风云四号A星。测控数据表明,卫星姿态稳定,各种仪器设备工作正常,剩余推进剂满足7年设计寿命要求。 风云...
中国兵器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正式上线
12月20日,以兵纷招采,器贯全线为主题的中国兵器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上线发布会在京召开。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张建华出席发布会。 中国兵器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推行电子招投标的整体号...
到2020年江西省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将突破2500亿元
江西省国防科工办主任杨贵平在12月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江西省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军工与民口基本实现资源互动共享,民口配套单位大幅增加,军工和军工院所改革完成,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确立,军民融合发展的...
中核集团与西交大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2月20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开启下一个5年的战略合作,促进核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共享科技创新的成果。 近年来,中核集团与西安交大在《战略框架合作协议2011...
长二丁“一箭四星”成功将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
12月22日凌晨3点22分,我国研制的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和三颗微纳卫星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通过定期...
我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建设自主开放、安全可靠、长期稳定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加速卫星应用与基础设施融合发展。 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
首艘“中国造”极地破冰船正式开建
12月20日,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上海开工建造。根据建造计划,新船预计2019年建成,届时将与目前正在南极科考的雪龙号破冰船一道,双船组队、助力科考。 新船建造工程由国家海洋局所属中国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