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嫦娥三号专题  >  航天质量文化 > 正文
 

强化质量基础 提升产品保证能力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20日

航天产品具有系统复杂、投入大、质量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决定着我们必须不断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产品保证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质量标准规范体系,系统地开展全员专业素质培训,以确保型号万无一失,不断提升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一、注重质量体系运行实效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认证证书,而是为产品研制生产和服务构筑质量保证基础平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健全组织,明确权责,规范运行,重在保证体系在产品实现全过程的有效性,必须把体系建设与型号研制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把型号质量问题的检查和分析与质量管理体系专项审核结合起来,把质量问题归零作为弥补质量管理体系缺省链的重要方式,把针对型号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纳入体系文件,做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动态管理,不断细化完善各类程序文件和岗位操作规范。

我们注意到,各研究所、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只是覆盖型号研制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强化了研究院(公司)整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特别是型号总体研究院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我们还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型号产品保证的有机结合,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系统地推进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型号产品保证能力建设,通过产品保证管理、质量保证、可靠性保证、安全性保证、元器件保证、原材料及工艺保证、软件产品保证等相关活动,保证型号产品安全、可用、可靠。

按照“坚持、完善、发展”的质量工作思路,我们注重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有些单位正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标准,开展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等活动,将其作为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和追求卓越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强化技术支撑机构建设

充分发挥产品保证专业机构和专家群体的作用,是航天科技工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按照统筹规划、授权认可、加大投入、有效监督的原则,中国航天逐步建立起一批产品保证专业机构,如可靠性与安全性研究中心、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中心、工艺技术研究中心、元器件可靠性中心、软件评测中心、材料检测与失效分析中心、紧固件研究与检测中心、质量与可靠性信息中心等,为型号研制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产品保证技术支撑。

为充分发挥专家群体在型号管理决策支持、研制工作技术咨询和技术把关等方面的作用,除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外,还成立了可靠性、元器件、软件、工艺四个专家组。专家群体对型号技术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元器件、软件等进行技术评审,对产品技术状态、设计复核复算、质量问题归零等进行审查,与型号技术系统一起分析质量问题,起到了集智攻关和技术把关的作用。

质量管理模式、产品保证管理、质量工程与可靠性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工作,是产品保证专业机构的重要任务。围绕型号研制生产及质量管理的需要,产品保证专业机构和专家群体重点开展了潜通路分析、安全性设计分析、元器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工艺可靠性、复杂系统可靠性试验评价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并编制技术手册、应用指南和开发应用软件,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把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原理性、通用性的理论方法转化为适用于航天产品研制生产及其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加强质量与可靠性信息中心的建设,建立健全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网络,是保证型号质量的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广泛收集信息,建立质量与可靠性数据库,及时进行故障和事故信息通报,开展信息分析、交流与服务,逐步形成质量信息与分析成果互联、共享的长效机制。

三、完善质量标准规范体系

建立健全由航天领域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构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规范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与创新体系,始终是航天科技工业的一项战略任务。

开展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是,紧密围绕型号研制和管理,及时总结、固化技术成果和工程经验,研究、转化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形成覆盖型号研制生产全过程的标准规范体系,加大设计规范、试验规范和工艺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力度,深化航天产品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工作,完善标准制修订、宣传贯彻、实施检查和效果评价的组织管理体系。

截止到目前,已编制了航天领域国家军用标准606项,航天行业标准3413项,发布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标准14438项,基本形成了满足型号研制生产和管理需要的标准规范体系。

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中,我们加强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与管理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形成了QJ9000A《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要求》、QJ2171A《航天产品保证要求》等标准,推动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型号产品保证工作。

四、做好全员专业素质培训

航天任务的特殊性和航天产品的复杂性,要求员工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对于从事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的员工而言,除了开展日常的各类岗位应知应会的培训外,还应结合员工岗位,有计划、分级分类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和质量与可靠性培训。

为此,集团公司制定了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培训与考核总体方案,编制了针对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质量培训与考核大纲,结合在型号研制工作中推行可靠性技术与管理工作,编写了《“三F”技术培训教材》、《型号可靠性知识培训讲义》、《航天型号可靠性守则》等,举办了多层次、多类型、多种方式的培训活动,重点开展了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和设计人员可靠性工程培训。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完成科研生产及产品保证工作的落脚点。发挥班组长这种“兵头将尾”式关键人物的作用至关重要。按照“统一教材、统一教员、统一考核标准、统一授证”的原则,集团公司组织编写了设计、工艺、生产、试验、检验、管理和软件七类班组长的质量培训系列教材,对科研、生产一线的班组长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质量培训。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国防科工局 承办单位: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