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核源研发团队 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进步历程中,同位素热源的成功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决定着嫦娥能否平安度过“广寒宫”的寒夜,直接决定着探月任务成败。 然而核源装器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真正装器之前,有很多既细致又艰辛的工作要做。同位素核源属于一类放射源,有剧毒,为完成任务,战胜核辐射恐惧心理便是第一道难关。 有难关,努力攻克之;有辐射,科学应对之。 核源研发团队是一支勇克难关的团队,越是遇到难关,越能激发起团队成员的激情和创造力。为了零缺陷地完成任务,研制团队精心策划、细致操作,进行了大量模拟演练的准备工作。年近七旬的工程组顾问黄才勇是大家公认的“灯塔导师”,他始终像年轻人一样在拼搏;工程组组长任保国处事沉稳、统筹有方;技术骨干侯旭峰、工艺师王彪、刘锐以及辐射测量员陈媛媛等,都在自己的岗位贡献着力量。 同位素核源项目主管设计师侯旭峰是一名80后,在设计上总是求是创新。面对国际上的技术壁垒保护,他带领课题组,深入分析技术瓶颈问题、反复开展专项验证试验。精心组织涉核操作人员进行了相关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充分分析涉核操作各阶段任务、提前策划工艺细节,编制了相应的涉核操作流程和细则,组织涉核操作人员针对不同阶段任务进行了大量专项模拟演练。核源力学试验、核源与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接、核源贮存方案实施、核源塔架换装模拟演练等等,都是核源工程组征战的疆场。 核源工程组聚力攻关,功夫不负有心人,同位素温差电池的长寿命可靠性问题和力学可靠性问题先后成功解决,研制的RTG鉴定件通过总体鉴定评审。RTG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温差电池在空间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用RTG的空间应用奠定了基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为什么你们无惧无畏,总是这么有激情、在状态?” “核源问题终究需要有人来攻克,面对使命,我们义无反顾。” “别人都恐核,你怎么就不害怕核辐射?” “所谓的危险,要么是不了解其特性却依然蛮干,要么是没有掌握它的规律,却想把它驯服。我们有科学规范周密的措施,没什么害怕的。” “这个任务危险系数太高了,想过万一吗?” “我已经有老婆孩子了,没啥后顾之忧。就算万一,我也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核源工程组的成员话语平实而有力,他们始终有激情,在状态,举重若轻,胆大心细,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