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总体研究室 他们,是嫦娥三号探测器总体设计团队的成员,他们设计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先后飞向月宫,将“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变成了现实,他们来自总体部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总体研究室。 六年前,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带着探索未知的渴望和誓攀科技高峰的决心,开始了让中国人的印记踏上月球的漫漫征程。 六年后,他们蓄势待发,再一次用满怀的信心和火热的激情实现嫦娥“三姑娘”月宫起舞的梦想。 加大创新 刻苦攻关 总体部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总体研究室成立于2004年11月,是我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研究开发、规划论证,型号总体设计、技术协调和试验组织等技术总体实施机构,承担了我国嫦娥工程、火星探测、其他行星探测及空间科学研究等任务,负责空间科学及深空探测型号方案设计、初样研制、正样研制及飞行试验等工作。 2008年2月,嫦娥三号探测任务正式立项,随后以深空总体室为主的攻关团队,全面启动探测器研制工作。虽然有嫦娥一号卫星“绕月”任务的技术基础和成功经验,但要实现“落月”任务,嫦娥三号任务面临技术新、难度大、系统复杂的风险。不仅如此,总体研制团队更承担着技术牵引的使命,需要突破诸多深空探测领域关键技术,提升航天技术水平。为此,深空总体室从接到任务伊始,就对全体参研人员提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通过系统顶层任务分析、多方案比较和对轨道、测控等深空探测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带动了关键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发展;通过发展战略和情报跟踪研究,及时掌握国际最新深空探测动态,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此外,研制攻关的近六年时间里,以深空总体室为主的总体进行了几百套单机的研制和试验工作,完成了100余项专项试验,在验证设计正确性的同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技术成就。 随着嫦娥三号探测器关键技术相继突破,初样研制、正样研制、大系统对接试验等工作按时间节点顺利进行,“嫦娥三姑娘”踏上了她的探月之旅,留下的,是嫦娥人遍布大漠荒山辛勤的脚步和集智攻关、艰苦卓绝的背影。 科学管理 强化责任 探测器的研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扎实的技术基础,更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 为让“嫦娥三号”早日踏月巡视,深空总体室在工程实践中坚持以科学的管理理念,努力提升总体能力。通过对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设计和在轨飞行进行经验总结,进一步提升团队的设计能力;通过强化专业化建设,开展技术交流和调研,促进了探测器新技术的研制突破;通过认真落实技术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加强技术状态控制和过程管理,严格制度、严格执行,进一步做好风险识别,明确关键项目,加强过程控制,注重系统分析和试验验证,发挥技术专家技术把关作用,吃透技术,严格技术状态变化审批程序,严把产品验收关。 此外,该室还针对科研生产中的短板和技术瓶颈,进一步细化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针对研制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深入剖析深层次原因,提高研制人员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分别与团队人员逐个谈心,交流思想,鼓励大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型号研制工作中,确保各项工作“零缺陷”。 每当大型试验和型号重要节点,室领导都会深入到一线,了解员工的需求,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型号研制工作。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最终确保了嫦娥三号探测器不带问题出厂、发射场工作零缺陷和在轨可靠稳定运行。 优化配置 加强控制 在嫦娥三号研制团队中,青年人勇于担当,在本职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梦想。就深空总体室而言,参与嫦娥三号研制任务的多数员工都是2009年前后进入航天领域的新兵,只有极少数人员参加过热试验和发射场总体工作。 针对研制队伍较为年轻、工程经验相对缺乏的现状,结合型号研制和试验需求,深空总体室采取多种手段优化队伍配置,有效促进了新生的队伍和年轻的队员迅速成长。为进一步提高总体设计水平,该室进行了专项工作策划,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确保了嫦娥三号人员需求和研究室的长远发展。 深空总体室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学术讲座、研讨、专业把关等活动,旨在开阔思路,提升技术水平。例如在热试验前,邀请热控分系统专家对参加热试验的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明确试验流程、工况设置及试验中的注意事项;充分利用研究室和部内资源,组织研究室参加过嫦娥二号发射场和飞控工作的设计师与嫦娥三号设计师进行室内技术交流,使队伍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深空总体室采取人性化管理方法,以强化队伍作风建设,切实将“严慎细实”工作作风落实到型号研制的各项工作中,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人才基础。 履行使命 无私奉献 精英女性,巾帼不让须眉,化千头万绪,于有条不紊; 青年才俊,行动先于话语,领论证预研,至型号创新; 攻关先锋,奉献当作平常,炼业务精深,融传承创新。 短短三行字却是深空总体室嫦娥三号研制队伍的真实写照。该室研制团队在荆棘布满的攻关道路上,为成功顽强刻苦、无私奉献着。 在深空总体室嫦娥三号队伍里,有多年奋战在月球探测工程研制中的“老兵”,他们深爱着自己的事业,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从2008年“嫦娥三号”探测器立项开始,他们就一路奔波忙碌,研制攻关……,争分夺秒,一刻也不停歇。 在深空总体室嫦娥三号队伍里,有位刚过而立之年的“80”后主任设计师,他不仅有着过硬的业务水平,更带着永不服输的拼劲,在研制攻关的日子里,他主动放弃了无数节假日,努力攻关,彻夜钻研。 在深空总体室嫦娥三号队伍里,有三十出头的女博士,她们沉稳干练,办事干脆,遇到问题,总是能够想在前面,干在前面。 选择了航天就等于选择了坚韧与顽强! 选择了航天就等于选择了奉献与付出! 这是无数航天工作者心中的铮铮誓言,也是每一个“嫦娥人”的真实写照。 如今,“嫦娥三号”开始她的踏月之旅,首次“软着陆登月”从梦想照进现实! 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大潮中,这支战斗的团队必将愈发昂扬,继续引领中华民族“奔月”的梦想飞向更加深渊而广袤的宇宙!(庞 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