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嫦娥三号专题
>
自主创新
> 正文
首次在月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探测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11日
嫦娥三号搭载8台科学载荷,用以完成3项科学探测任务,即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月空间和月表环境探测与月基光学天文观测。
搭载月基光学望远镜,开创了国际上首次在月面开展天文研究的新领域,有望取得创新性研究结果。在月球表面进行天文观测,可以完全避开大气影响,获得极高精度的观测数据。同时,月球大约27天(地球日)才自转一周,可对一个目标开展长达300多小时的持续跟踪。
搭载极紫外相机,首次实现国际上在月面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极紫外成像。在月面可以从整体上探测太阳活动、地磁扰动对地球空间等离子体层的影响,同时具有多天连续观测的有利条件,能极大提高我国空间环境监测和预报能力。
搭载测月雷达,并集合其他载荷探测成果,可在国际上首次建立集形貌、成分、结构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剖面,建立起月球区域综合演化动力学模型。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国防科工局 承办单位: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